我曾经看过的一部职场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安迪误打误撞进了时尚杂志社工作,这与她热爱的记者事业相差甚远。于是她不在乎身边人的吐槽,看起来很认真工作的她,其实内心都是在应付和拒绝。
当上司米兰达对她的工作不满意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好友倾诉和抱怨。
好友奈杰尔对安迪说,
“如果觉得累,辞职好了。
我可以在五分钟内找到一个很想要这份工作的女孩顶替你。
你以为你在努力工作,其实不过是在抱怨。
你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杂志,其实这是希望的灯塔。
如此多的人在为这个事业拼命,你却对它毫不关心,反而抱怨你的老板为什么不亲吻你的额头,再给你的作用批一颗五角星。”
于是,她开始逼自己时尚穿搭,逼自己接受工作强度大的工作,因为她坚信自己绝对不会像前两任助理一样马上辞职,她一定可以坚持到最后。
后来的她,简直是“虐待”自己。
她想方设法联系能起飞的飞机,利用各种人脉拿到《哈利波特》最新的手稿,甚至可以在一个晚上记住两大本到访嘉宾的面容和人物事迹。
因为她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刘墉也曾经分享过一段类似的经历。
作为作家,他经历了所有作家都要面临的一种状况:被报社逼,被出版社逼。
他的一篇篇优秀的作品,不是被勤奋逼出来的,其实是被报社出版社的编辑逼出来的。
只有站在危机感的世界里,人才会有产出,有结果,有成绩。
所以,最后他感叹:
“逼字,是长了腿的一口田。
一口田旁边有神的保佑,就是“福”;
一口田加个屋顶,表示有房有车,就是“富”。
所幸,世界上有“逼”这件事,我们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所以,其实我们应该特别感恩那些曾经责备、逼迫甚至“虐待”过自己的人,无论这个人是你自己,你父母还是你上司。
人总是特别容易对自己“手下留情”,是他们,让我们超越了“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