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追记:
真的很想念一中的雨,那种坐在椅子上、在四楼露天长廊上呼吸清新空气的感觉,拿着伞呼吸着沁人的雨香的感觉。明明仅仅是两年多前的事,却感觉真的过了好久好久。
想念在福州的雨,想念那种湿润的雨的味道。
突然想起来是因为65天没有降水的榆中昨天下了一场PM10长期维持在700~1100微克/立方米的雪。一走到这个雪里我立刻就生病发烧了,或许这场沙尘雪会造就我的第一个跨年病。
这种干燥与沙为元素的雪,我极其讨厌。可能来西北之前,从来不会知道雪可以成为这么令人讨厌的东西。
本文摘自《福州一中生活记录计划》集内。作成时间2015年1月13日。
Part I 冬雨日
这早起,是一个奇妙的时辰。
从以往6点15分的起床洗澡,再到5点35分的早期尝试,再到如今高三6点30分的准时起床,宿舍变了,而那两首校园音乐却每一天陪伴着我们——四叶草的幻想和Luv Letter,[]伴随着每一天,迎来愉快的早晨。
现在正是一年中日出最晚的几天(日出时间6时52分),加之今天,从一万米的高空到地面是整层的湿层,天色暗得胜似黑夜。这时没有城市的光污染,没有橙光云,只有黑压压的一片。尤其是在宿舍内,伸手不见五指,而我正喜欢这样阴翳的早晨。它让我能体会到从幽暗的秘境开始全新一天的感觉,让我有一种“与黎明同醒”的期待感。童年那冒险岛世界中的魔法密林,以及2012年8月14日,流星雨次日清晨静谧的世界,山脉的轻柔剪影,山岚的千姿百态,又或2013年12月17日夜里的端庄旗山,让我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清新宁静的幽境情有独钟。
固定的程序后,悄悄对自己说一声“出发了!”,背上书包,带上垃圾袋,手上拎个雨伞,打开宿舍房门,迎接那扑面而来的湿润的轻柔凉风。看着黎明时分从天空中飘下的小小结晶,看着自己的呵气成雾,心情一阵畅快。果然,刺眼的阳光并不太适合我,我独爱此刻微濛之光线,这种柔和细腻又缠绵不绝的冬雨,对我来说恰到好处。
或许太少有人喜欢这样的凉风,于是被闷在要窒息的气温高达16℃的教室中,心情不免烦闷,早上第一节物理课也是昏昏欲睡。下课后,冲出教室,迎接那一番新鲜的空气,享受浸润、刷新全身的那种独特感觉。而第二节25分钟的下课时间,对于我更是一番别致的享受。撑着大伞,漫步校园,身边只有沙沙的雨声。时而通过一个风口,身体立刻变得轻盈闲适了。此刻的旗山就如水墨画一样,以灰色的剪影呈现在眼前。而作为中国人,怕是对水墨画一般的风景有着天生的情感和非同一般的审美能力。更何况在天气云彩、雨水密度的不断变化中,一幅动态、多媒体的处在江南水乡的水墨画竟应运而生,可真别具一格、饶有情趣。
雨天的可爱,并不局限于此。当你在宿舍走廊望见对面一座红砖砌起的破旧房屋的天台走廊迷离在云雾中,惊讶于发现“隐藏地图”之余,瞬间就有一种想进其中冒险的感觉。冒险岛中的“废弃都市南方工地”那座楼的楼顶,延伸至灰色的,雾气迷蒙中未知的远方,或者是《星之梦》中那个废墟世界。路过澡堂,看里边的蜃气吞云吐雾;在冷雨中,感受暖洋洋的热气蒸腾,这样的享受,是每一个人都期待的吧!冷雨天,会把好多好多的奇妙外显,会把好多好多的美丽诉说……
经过一下午的操劳,又到了能吃一顿热腾腾的晚饭的时候了。一般是吃干饭、绿色蔬菜(花菜、空心菜、菠菜、苦瓜)、豆类食品或非绿色蔬菜,有时加一个炖罐或“关东煮”(不就是煮火锅料吗),吃完全身热腾腾的。
今晚是一个特别的晚上。南支槽东移,诱生的华南气旋就在台湾海峡。大雨不说,气旋后侧6~7级的西北大风更让气象爱好者直呼过瘾。潜入一个西北风口,我特地带着雨伞,雨伞被西北风摇得拿不稳。我索性把它放在地上,让它拼命地旋转跳跃。呼啸的风声,盖住了我自己的歌声,我就站在实验楼下的架空层,在这个学校前所未有的持续性大风从梁间每一个空隙灌入,携带着大滴大滴的雨水。这样飞洒的有力的雨滴,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
而操场则是晚自习后栖足的地方。2012年起,我就有立足于足球场,甚至躺在球场上,用书包当枕头,顶着底下冒出的湿寒气,在真草地中痴痴望着星空冥想的习惯。那时,我还拿着圆规、尺子和充电台灯,以一位专业天文爱好者的认真劲儿,用量角器一次次核对星星的高度角,在科作业纸上“煞有介事”地标记下那些星星们的位置,在家中的电脑用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软件逐个核对。而2013年起,我则有了一个新的习惯,站在体育场看台——那是一个许多人除了运动会那两天之外绝不会再次涉足的地方——或沐浴着银光溶溶,或仰望着寒星荧荧,或感受着西北风窗口灌来的可爱气息,又或沉浸在自己“居高临下”的歌声中。对唱歌不是很有自信,于是只好让能包容万物的宇宙来倾听了。
今天的夜晚,见证一次高空槽过境。还记得2013年12月17日的晚上,120千米以上的超高能见度,鼓岭那神秘的轮廓,旗山那清晰的山脉,让我无法自已。此后一次次,我在这里见证每一次降水将止时分,呼啸的西北大风,以及远处,橙色的灯光逐渐黯淡,天空慢慢变高边远,慢慢显示出它本来的深沉的过程。而操场上空,一块棉花糖般的云,大片大片的。它的轮廓深深地隐入深邃的夜空,显出很强的立体感。好像在足球场站个大力士,就能把这一大朵云捧起来。远处,又如《冷调之夜》中所说的那样,雨后的淡积云停止了上升运动,拖着疲惫的形体慢慢随风飘入海上,成为温气身体中的一部分。
回到宿舍,在澡间打点热水,洗了洗被雨水浸湿许久的鞋垫,写写日记,听听音乐,安静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