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初试考完,是不是可以彻底放飞自我撒欢儿了?
可以,但并不完全可以。
因为,还有复试啊同学!
每一年,因为没有认真对待复试,本来在初试阶段名列前茅,到了复试却翻车被赶超的大有人在!
所以,考完初试,适当的放松和劳逸结合当然无可厚非,但要记得,上岸尚未成功,同学仍需努力啊!
只要没拿到通知书,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大家还是要重视起来哦~
02
相信很多同学对复试的形式、内容都有很多疑惑。在开始复试的复习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两点:
a. 复试考什么?
一般而言,复试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三个方面。
b.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复试?
考研复试是在年后3、4月份,有些考生会认为等到分数线公布后再开始准备复试也不晚。
要知道,中国人民大学曾在3月2号出复试名单,7号开始复试,5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被刷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般复试占比为总成绩的30%-50%,复试才是重点,正所谓初试定资格,复试定结局!
所以,大家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复试!
03
为什么一直跟大家强调要尽早复习呢?
a. 复试竞争压力大
初试,是与分数线赛跑;而复试,面对的可能是比你更优秀的人!复试淘汰率高达1:1.5甚至1:2,只有提早准备复试,才能提高上岸成功率。
b. 考核内容广且形式多样
复试考察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专业课及英语考察方式和初试有很大的区别,并且每个学校考察的形式都不一样。
c. 面试容易踩雷
综合面试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考试时是多位老师与你面对面,很多同学容易紧张,不了解面试技巧,凸显不出自己的优势。
d. 信息差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差!
复试不像初试那样给出参考书目和参考范围,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复习。
复试考察的不仅是专业素养能力,还有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能力,以及个人知识储备量,而这些都是我们并不擅长的方面。每个学校考的都不一样,存在极大的信息差,并且考察形式复杂多样,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没有合适的方法去准备。
包括调剂也是,有时候,调剂成功与否就看你是不是比别人早一点知道某个调剂院校及专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