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雪花片片,不落别处,雪峰皑皑,净如琉璃,岁云暮矣,年关渐至,转眼之际,居山悟禅十余载矣,身孤心寂,蓦然回首,空山无人,不由地怀念起恩师来了。随师左右数年,细想起来也没有多少感天动地的大事,仅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反而倍显温暧亲切。记得当初在柏林寺出家,彼时尚未剃度还只是在作一名行者,也就是在寺里干杂役而已。一次我正干活,师父派侍者找到我,说是要我陪一位客人,令我十分惊奇,我是一个尚未剃度的俗人,平时很少跟师父有过多的交谈,况且我还有一个大毛病,不喜交际,不善言辞,师父找我陪客,有何深意呢?一路忐忑,来到丈室。走进丈室,看到宾客谈笑风生,师父招我入座,然后对我说:“小董,你不是崇拜大才女林徽因么?这位是林徽因的公子梁从诫先生,你俩有共同语言,同梁先生好好聊聊。”言毕,师父邀我坐在梁先生身边,大家攀谈起来,气氛非常活跃,谈家国天下,从粱任公梁思成父子道德学问,到梁从诫先生创办自然之友的曲折历程娓娓道来。我的师父最大的优点就是爱才,不但能够包容人才,而且更是善于培养人材。师父经常从年轻僧人中发现人材,然后耳提面命,从习劳中淬炼心性,最后出落成解行并重的合格僧材。我性格喜静,好读书,不爱抛头露面,师父为了改造我颇费苦心。跟随师父多年,师父经常指派我做杂活,学购物,学管理,跟僧俗大众多互动。遇到困难很少越俎代庖,总是鼓励我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恢复邢台玉泉寺时,香火稀少,信众寥落,花销大,收入少,每每日不敷出。有一年我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不顾众人的阻挠反对,擅自“开仓放粮”,将寺庙多年囤积的法宝法物悉数布施出去,还自作主张作一场法会,结果法缘殊胜,人天欢喜,一场法会下来山寺荜蓬生辉,引来不少轰动。当时有人向师告我的黑状,师父不仅没有处分我,相反还赞许了我的作法,师父的知遇之恩,如今回想起来,不禁喟叹泪涌。年青时我是个愤青加文青,小资情调漾于形色。一次我陪一位女大学生出寺游山,游兴畅快,忘乎所以,直至日薄西山,二人携手而归,不意被人发现,将我的孟浪之举添油加醋告知师父,晚上集众,师父上堂开示,大家都想看我的笑话,静候师父看对我如何训斥如何发落。想不到师父上堂开示对我网开一面。师父笑着对众人言:“崇愿乃性情中人,虽然作事与戒有违,但是还属性情之事,没有这等情怀,没有这等洒脱,是做不了诗僧的。”如此一般开示,十分善巧帮我解了围,令大众廓然消除芥蒂。事后,师父私下告戒我:“别冒傻气了,以后行事收敛些,注意影响。”一番话令我牢记终身。恩师治学严谨,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早年讯息落后,手机未普及,师父经常收到来自全國各地信众的来信,师父总会一一回复。每次去丈室见师父,总见他伏案写信,案头总是信积如丘。心疼师父,劝他找人代写,师父一口拒绝,对我讲,那样是不负责任的作法。师父的每本著作,总是自己写序言,我不解,问师父为何不找名家代言?师父告诉我:找名人写序,多是满纸奉承话,不切实用,徒增虚名而已,还是自己给自己写序好,实话实说,即对自己负责又对读者负责,何乐而不为呢?师父若讲某部经典,常常攒足资料,条分理析,狠下功夫。记得师父为了讲《大乘心地观经》,有次我去丈室请益,师父端身如松,戴着老花镜俯案写作,横七竖八满桌资料,谚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于恩师治学精神中见之也。师父于禅悦弘法之余,有吟诗之好,其文辞之朴质,诗意之烂熳,韵律之精美,吟之叹为观止。我每每向恩师呈上诗作,师父总是为我字斟句酌,尤其是对平仄韵律精研无咎,教我对格律不得有丝毫马虎,不得有丝毫迁就,有时一首诗被师父指摘的七零八落,非到辞准句工始搁笔,师父治学之谨严可见一斑。师父的慈悲之心常使信众动容,某年除夕寺內办晚会,附近村民汹涌而至,把门槛快要挤破了,但是寺里当家师强行把村民赶出寺外,村民不满,群情激愤,我赶忙向师父汇报情况,师父传话让寺门大开,同时命我火速置办大量精致的糖果点心布施村民。师父把当家师一顿训斥道:“你这个不知报恩的蠢汉,这些乡亲平时请还请不来呢!他们自发而来,正好求之不得呢!”遂大开方便之门,当晚信众如潮,僧俗大众其乐融融,个个皆大欢喜。光阴如梭,恩师圆寂数年了,缅怀先师,虽是人天相隔,师父音容历历宛在目前,依稀忆及伴师山寺过年的场景,爆竹声里,尘间灯火阑珊,暮鼓梵音,师徒二人诗茶相和。在一首诗里,一位禅师的神彩熠然生动,师父在诗中写道:乙酉年春节写怀一一山庵又是一年新,禅悦生涯万念泯。老大缁衣寒彻骨,立锥无地未为贫。好一句“立锥无地未为贫!”清贫成身无立锥之地的境界了还日日乐呵呵的,原来这个老和尚是这样的贫僧,分明是忧道不忧贫,身贫道不贫呢,这下诗里露出马脚了吧?呵呵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