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双字词,比如朋友、明亮、肥胖、勇敢等。而在古代汉语里,基本上都是用单字词。只要是两个不同的字,即便它们的意思很相近,总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否则古人干嘛要造两个字呢。
“勇”和“敢”这两个字,当然也有细微的差别,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别,我们才能理解老子刻意分别了“勇于敢”和“勇于不敢”,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秘义。
“敢”字的甲骨文由三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一头野猪,最下面的是两只手,中间是一个兵器,组合起来描画了一个狩猎行为。这个行为在上古人类的心目中,是一种“敢”的表达。
“勇”字的篆文有多种写法,声旁都是“甬”(用),形旁有从“心”的,有从“力”的,有从“戈”的。流传到今天有两个字:勇和恿。无论用“心”还是用“力”,或者“心”的涌动,与“力”的涌动,都暗含了一种内在的过程,所以《说文解字》说:勇,气也。
对比一下,我们能感觉到,“敢”字是偏向于表达外在行为的,“勇”字是偏向于表达内在意志的。
“勇于敢”就是说干就干,能动手就别吵吵。
“勇于不敢”又是什么意思呢?
假设有人跟你说,“赌一把,敢吗!”“就知道你胆小!”“怂人一个!”,你是否有勇气说,“我真不敢”。
你的行为,是听从你内心的声音?还是被外在的因素所激发?
现实生活中,“勇于不敢”这样的否定性表达,更多来自于内心的声音,因为要对抗外境的诱惑。而“勇于敢”常常是激将的结果。
当然也有反例,我曾经听一个女孩说过自己的故事,高考的时候,她是想报考某个学校的,但是她爸爸也让她上这个学校,结果她恁是没报这个学校,就是要跟她爸爸拧着来,结果呢,种下一生的遗憾。
当你的心思被别人说破了,而且是以一种你不喜欢的方式说破的,你是否有勇气说,“我正是这样想的”。
所以,关键不在“敢不敢”,而在于你是否聆听自己内心的微弱的声音。你和你的内心保持连接吗?有连接就有"勇",失去连接就没有“勇”,只剩下敢与不敢了,于是就退化成自动化反应的机器。
孟子说,最高境界的“勇”是这样的: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zhuì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再三反思自己,我的选择是正道吗?如果不是,即便在小老百姓面前,我难道不惴惴不安吗。如果是的,即便所有人都不理解我,所有人都挡在我的道上,so what!
为什么”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呢?
在《老子》的文本里搜索一下“敢”字,一共在6个章节里出现过9次,无一例外,都是跟主动性的作为相关联。因此在老子的语境下,“勇于敢”就等于“有为”;“勇于不敢”就等于“无为”。
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但是,老子没有把话说满,他说,
“此两者,或利或害”。
注意哟,老子没有说“一利一害”,而是说“或利或害”,可见老子并不确定,他当然知道也有“勇于敢而生,勇于不敢而死”的情况。事实上,当时的主流价值是认同“勇于敢”的(今天也是如此)。老子的表述是反常识的,他是想用反常识的论断来引发人们的思考。
你可能会觉得,老子也太鸡贼了,“或利或害”,这不废话吗,说了半天,等于没说。
但是,于“废话”之中老子却推导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老天的心思,你是猜不到的。
这个世界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人就是要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确定的人生意义。
How?
关键在于“利害”两个字。
如果戴上“利害”的眼镜看世界,你看到的就是“或利或害”,没有窍门。好人受苦,坏人享乐的现象多的是。创业成功的,可能是撞到风口上的猪。饶你天纵英才,可惜你没踩到点儿上,也只好揾英雄泪。
但是怎么能踩到点儿上呢?不知道。
那还怎么玩?
真玩家知道超越利害才好玩。不是说“不忘初心”嘛,“初心”总是超越利害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超越利害,则能知天。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所谓尽心,就是从聆听你内心那微弱的声音开始,存养之,省察之,不要让你的心被“利害”绑架了。
公元1181年,陆九渊应朱熹的邀请,在白鹿洞书院做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演讲。据说当时座下一片哭声。
为什么哭啊?做君子太难了,做小人真快活(好像是某个剧里的一句台词)。
你可能会说,生在人世间,怎么可能避得开“利害”呢?
不是要避开,而是要超越。所谓超越,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弥合“利害”与“道义”之间的分歧。
长远的利比眼面前的利更合于道义;大家的利比个人的利更合于道义;“当得之利”比“不当得利”更合于道义。在时间、空间、和度这三个维度上,道义和利害是可以统一的。
中国人的哲学总是圆融的,总是给人一条活路。
超越利害,你就看见天道了,那么天道是什么样子呢?老子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其实这也不是天道,天道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能够用言语来描述的都是人化的天道,或者说,是在回答“人如何法天道”的问题。
老子说,我告诉你三个咒语:不争,不言,不召。
但是老子用了一种“功利主义”的表达方式: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没办法,对凡夫俗子说话,不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他们听不进去啊。佛法不也讲“先以欲勾牵,渐令入佛智“嘛。
所以老子的教诲被后世奉为”谋略学”,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但是说老子这些教法是阴谋,似有不妥,我倒觉得更是阳谋。因为老子的“谋略”是可以打明牌的。
但重点不在这里。
如果把老子这几句话看成是谋略,那是你把老子看得太浅薄了。
争言召都得有个主语,不是吗。谁在争?为谁争?谁在言?为谁言?谁在召?为谁召?我呀!争言召是自我中心的表达。
不争,不言,不召是破自我中心。
再联系到本章开头的“勇于敢”“勇于不敢”,勇于敢是“自我中心”的表达,勇于不敢是去“自我中心”的。
老子是要破你的“自我中心”魔障,这是入道的门径。
不光要破“自我中心”,老子的学说更是要破“人类中心主义”。
说得轻巧,如何破?
在这方面,儒家的法子就很接地气了。儒家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是要抹掉“我”,而是把“我”的范围扩大,扩大到家国天下,“我”就不见了。
“我”到哪里去了呢,“我”就是整体,就是天网,就是天道,就是宇宙这个大系统,
圣凡无二,都是道的化身。正如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我们都活在“道”中,受“道”这个宏大的系统/场域所制约,因此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一部《春秋》四百年,您几天就看完了,掩卷而思,四百年的恢弘画卷浓缩在几天中,因果了了分明,您此时心中的感受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看见了“疏而不失”,您就见道了。
只看见“或利或害”,恐怕还是格局太小,境界太低。
还得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