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沉浸于《培养中华思维》《弘扬中华教育智慧》的学习之中,收获颇丰,诸多新认知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原本懵懂的育人之路。
在教育的日常实践里,我常常陷入一种误区——对学生或孩子只有要求,却缺乏切实有效的指导。就像布置作业时候我也喜欢说:“认真点”,却不讲解解到底什么是“认真”,如何才能做到“认真”!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教育者,自身知识的储备与传授能力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才能真正学会如何指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方向与路径,在知识的海洋中顺利航行。
学习中,对一句俗语的新解让我豁然开朗。从小,我便常听老人念叨“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久而久之,也一直认为“好人与长寿不能同时存在”。这种浅薄的认知,如同蒙在眼前的薄纱,让我对善恶与生命的关系一知半解。然而今天,经过深入思考与学习,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只要是好人,无论他们度过多少岁月,人们都会觉得他们活得不够长久,都殷切期望他们能继续陪伴在身边,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善意。相反,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祸害,不管他们生命短暂与否,人们都感觉他们活得太久了,仿佛多存在一天都是对世界的伤害。
这种新的理解,让我的思想境界仿佛得到了升华。曾经,我对“做好人”有过一些疑惑,担心做好人会遭遇不幸,会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但现在,我明白了,好人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他们为他人、为社会所付出的爱与关怀,这种精神上的影响力是永恒的。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人的信念,也让我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质,希望他们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教育之林时,却发现中国教育似乎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这并非是中国教育本身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这些智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但在现代社会,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涌入,我们有时会忽略自身的教育智慧,盲目追求所谓的新潮教育方法。这就好比丢弃了家中的传家宝,去追寻别人家并不适合自己的装饰品。教育的内涵与教育智慧,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根本认识。我们只有深入挖掘中华教育智慧,将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让中国教育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声音。学习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在探索中华教育智慧的道路上,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会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用中华教育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