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观察和描述
【R】选自《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I】这是一个提倡我们使用观察描述去取代评价描述的一个段子。(what)
因为我们向人描述事件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加上自己的主观评价。而这样的描述缺乏真实,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冲突引爆点。所以想要获得良性沟通,就要学习怎样不带评价地去描述事件。(why)
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准确的时间,增加了描述的真实性。特定的场景,介绍出了所描述的背景。描述清楚事件涉及的人物,主体事件。这些都是通过观察得出的描述
1.不加评论性的描述
评论性描述包括“常常”“总是“这些程度副词,以及诸多针对事件的形容词,还包括自定义下的结论。比如可以说:“这个星期,妹妹每天只刷了一次牙。”不可以说:“妹妹经常不刷牙,她不爱干净。”(how)
这个观察描述法特别适用于对对方有点小意见的时候,这时评论描述法无疑火上浇油。而观察描述法更冷静,也更公正,对方也更容易接受。
【A1】有一次我收拾屋子的时候,看到大概有三双袜子(都是老公的),分散在房间各个位置。看着老公在一旁跟九天(我家喵星人)卿卿我我,于是说道:“老公,你每天都把你的袜子乱扔一地,又不来收拾衣物。”老公顿时委屈地说:“老婆乱讲,哪有每天?而且我上周才收了一次衣服呢。”我反思了一下,他确实没有“每天”乱扔袜子,也确实上周收了一次衣服。说明我的描述不准确,而且是评论性描述,于是引起了对方的抵触。
【A2】设想一个场景,比如在家里,我看到外甥女抢走了女儿的玩具,并且推倒了女儿,女儿坐在地上哭。事后不在场的家人们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就不能被情绪牵引而说出针对外甥女的评论性的描述,比如“ZY不仅抢走了YY的玩具,还把她推倒在地,ZY总是这样欺负YY,真是不乖”。
按段子的说法我该做出观察性描述“今天下午在客厅里,ZY拿走了YY手中的玩具,并把她推倒在地,YY哭了。”
不同方式的描述真的可以影响到沟通效果。定个目标,接下来的一周,熟练运用观察性描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