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全球超过30%的人都有睡眠问题,而在中国有睡眠障碍的人群数据大约是3亿。身边也有不少的朋友被这个问题所困,而对于我而言无法保持清醒状态其实比失眠更困扰我。最近听了樊登老师的介绍后饶有兴趣地阅读了西野精治的的这本《斯坦福高效睡眠法》,对我来说也是小有收获的。
日本作为“社畜”的国度,日本人的睡眠偏差值是世界最低的,既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有睡眠问题。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个日本人,就职于世界最著名的斯坦福睡眠研究机构,他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测试想要帮助更多人摆脱睡眠带来的痛苦,这些年他的帮助对象包括了无数日本顶尖运动员、企业家。那么牺牲睡眠来换取更多工作、学习、赚钱或者追剧的时间到底值不值?睡眠质量又如何可以提高?是否有那么一个开关可以调节你的的睡眠和清醒?这本书也一一为我们做了揭秘,告诉你一个关于隐藏在睡眠背后的真相。
睡眠无法储存,睡得久不等于睡的好
如同日常工作一样,做的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质量效率就高,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睡眠的质量远重要于数量。当你抱着睡不醒的状态赖床时,其实你的睡眠负债早已无法偿还。事实证明无论是周末补睡还是恶补上十几个小时都无法偿还睡眠负债的问题,所以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据科学研究显示,睡醒后无法离开被窝可能在潜意识中延长了你的睡眠时间,但也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想想是不是很可怕呢?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摆脱无效睡眠吧。
黄金90分钟睡眠法则
睡眠分为几个周期,是通过REM睡眠(浅眠)和非REM睡眠(深眠)的反复由深至浅的进行交替组成。睡眠的第一个周期出现在70-90分钟的深度非REM睡眠中,所以刚入睡的90分钟被认为是整个睡眠段内的黄金时刻,如果你睡眠的时间十分有限,那么就务必要保证这90分钟的睡眠质量。如果最初90分钟无法保障,那么当黎明来临之前你将面临的是听着隔壁送奶声的糟糕状态。
睡眠——也可以有开关
大脑如同一个开关可以控制睡眠,而温度则能调节开关。书中也对我们日常睡眠常用的助眠方式进行了讲解,宗旨就是打造一个“很想睡觉”的感觉,而坚决避免大脑在睡前处于亢奋的状态。如果你想温柔的掌控这些开关,不如试试以下这些方法:
1. 入睡前90分钟沐浴,水温控制在40℃左右
2. 如果无法泡澡,泡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证明足浴对睡眠效果显著,而且更加容易实现。当然定期去泡个温泉无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3. 选择适合自己的卧具(床垫及枕头)和睡衣,保持一个舒适的室温也能提升睡眠质量
4.严格遵守固定睡眠作息,你的生物钟会有记忆力,也有助于模式化黄金90分钟
清醒——也是为了更好的睡眠
书中作者的观点是睡眠和清醒是一体的,所以没有良好的睡眠就不可能有最佳的清醒状态,而最佳的清醒状态也能让人有良好的睡眠,当两者具有良性循环时,你的睡眠质量绝对不差。
如果说上面这些方式的睡眠的“打开”按钮,那么如何“关闭”睡眠模式开启清醒的状态无疑对新的一天来说更为重要。毕竟对很多人来说早起比晚睡更难,我们的身体里都住着一条“赖床虫”,总能拖延我们想要清醒的欲望,特别是在天冷的时候,暖和的被窝比寒冷的房间更有吸引力!但是能掌握睡眠的人才能掌控人生,如果你能战胜这条“赖床虫”无疑是你开启新一天最良好的信号。
很多人会好奇:清醒是否有开关呢?答案是肯定的!书中提到的两个开关是光和体温。如何去实践呢?让我们一起试着通过书中的方式去实践下:
1. 设定起床空窗期
很多人都有定闹钟的起床的习惯,按了闹钟再赖10分钟也是常态。既然如此为何多设个闹钟或者把不把闹钟调早10分钟呢?实在不行提前20分钟也行。这也就是所谓的“起床空窗期”。
2.打开窗户,沐浴阳光
“光”可以刺激大脑活性化,从而让大脑认知造成和夜晚的到来,从而刺激你的清醒神经。对于这这个观点,笔者有很大的感触。由于我的床就是在窗边,所以当我艰难的起床打开窗户看到外面的阳光时,就会有种突然清醒的感觉。
3.光脚接触地面
无疑这是打开温度开关的一个方式,从暖和的被窝出来接触地面的刹那绝对可以让你从骨子里清醒。其实还有个方式就是把闹钟or手机放在你房间的另一头,当闹铃响起你就不得不接触地面去按掉闹铃,这样既结合了起床空窗期又打开了温度开关,简直一举两得!
4. 洗手/洗脸/早晨洗澡
在欧洲旅游的时候,发现很多欧洲人都有早起洗澡的习惯。有次住青年旅社就早起冲凉洗头,整个人犹如广告中吃了能量棒的状态,而且整个早上效率都很高,亲测真心很实用。
早起会疲倦,有什么方式可以调节由于早起带来的倦意呢?书中也给到了解答,例如中午小憩20分钟、周末早晨适当多睡一个小时、早起时可以适当喝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正如书中所言“睡眠是人一辈子的修行”,也许也是你一生中相处最久的“伙伴”。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能去看下这本《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从今天起,赶快和你的睡眠搞好关系,也祝大家今年的国际睡眠日和今后的每一天都能拥有高质量的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