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在今天听到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与DISC》这一短短16分52秒的音频之前,我从未考虑过思考和沟通的关系问题。
我一直认为,咋想的就该咋说,并因此而认为自己是个诚实、坦白、直率的人。我会直奔目标去表达,看到对方没有反馈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多说。因为有的时候效果不好,所以我认为自己缺少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去看各种关于底层逻辑的文章,专门学习了结构化思维和表达的课程。但是,我始终有一个疑问:哲学专业的我其实不认为自己缺少逻辑,周围人的评价也说我不缺逻辑。可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在李忠秋老师的17分钟时间里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我没有考虑过我要沟通和表达的对象是谁!
最佳沟通处理问题方式
我想我的问题在于割裂了思考与沟通之间的联系,而这个联系非常重要,直接关乎沟通结果!
要想沟通结果好,从“沟通”的角度反观,完整的沟通过程应该包括“输入”--“加工”--“输出”三个环节。
“输入”其实应该是认真倾听和收集信息的过程。这样理解的话,即便我们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观点的主张者,我们亦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结构化的理性思维方式来收集信息。
“加工”是对信息的整合,归类和处理。加工应该建立在输入的基础之上。按照今天的所学,加工过程中留下什么信息,去除什么信息,归类和顺序的整理要依照“对象”原则。即受众会接受和想要什么样的信息。
“输出”是将整理好的信息传达出去。传达的技巧就是,以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就像我在python学习当中,b'\xe6\x88\x91\xe7\x88\xb1\xe4\xbd\xa0'能表达的意思再美妙,也只有程序员能够理解。如果没有这样程序员爱人,这句话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李老师在音频中讲到将结构化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达相结合是职场人士的最佳的处理问题方式。我认为不仅如此,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啊!
因此,在未来的沟通和处理问题过程中,应该遵循如下步骤:
1、输入阶段:
收集要点和信息的同时对受众用DISC模型进行行为风格判断。或者在明确受众行为风格的基础上,确定我们收集的要点和信息的取舍——哪些重要,哪些次要,哪些不要。
2、加工阶段:
针对不一样特质的人,加工出不一样的输出内容。这里我想主要是侧重点的不同。
S特质的人,要用SCQA(背景-冲突-问题-答案)的序言讲故事的方式输出,那就需要全面,细致,全方位准备。
D特质的人既然直奔主题,可以采取ASC(答案-背景-冲突),那就着重从这三方面准备就好。
3、输出阶段:
用不同特质的人可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D特质的受众,就直奔主题吧,怎么有效率怎么来!
I特质的受众,就笑着说出来吧,怎么好记,好玩怎么来!
S特质的受众,就带着他进入你的过程中吧,一步步来!
C特质的受众,就严肃严谨地拿出逻辑和分类来吧,给他信心!
归纳总结:以结构化理性思维为基础,围绕受众中心感性表达,顺畅的沟通一定会实现!
说起来容易,刻意练习才能实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