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喜欢一件事物,很可能与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行为习惯决定。而我恰恰如此,因为名字中带了一个 洛 字。从此就对所有带洛的事与物别有感情。
初读《洛神赋》的时候并不是因其名气而读,其实最开始听到《洛神赋》的大名,好不容易找到原文,却繁长难懂,有懒得一一翻译,就此作罢。
直到有一天在家里翻到一本民间老故事书,书中的一个故事让我重新拜读了《洛神赋》。详读之下,惊为天人,掏出纸笔想抄写出名句好句。不知觉大篇文章全在纸上,思来想去,没有那句能割舍。
甄姬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媳妇。官渡之战袁绍败给了曹操,并且丢了自己的老窝邺城,曹操早就听说有甄姬这样一位美人儿,想占为己有。我们也知道三国中的曹操就喜欢别人的老婆。 但不巧的确是被曹丕抢先一步把人带走了,后来曹丕又请求父亲把甄姬赐给自己,曹操不好跟儿子抢女人就答应了。于是甄姬就成为了曹丕的正房妻子,也是曹魏的第一任皇后,魏明帝曹睿的亲生母亲。曹睿即位后就把母亲追封为文昭皇后。
但是曹操常年在外征战,一心其霸业,而曹丕也授有官职。曹植那时应该是十三四岁,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常年在家里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
话说曹操父子三人都喜欢甄姬,因为各有心思。所以最终因为曹植年小赤城,用真诚之心带打动了,甄姬赠以随身玉佩定情,两情缱绻。
后因小人崔琰,暗中施计,以桃代李,甄姬被曹操赐给曹丕。从此曹植和甄宓均陷入了痛苦苦和相思之中。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名动一方,但是曹植为人常常任性而行,不加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而且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从而逐渐失宠,理论上一个失宠的人能对曹丕有多大威胁呢?
但是曹丕取得皇位之后,逼曹植7步吟诗,贬出京城,并暗杀了甄宓。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甄姬和曹植的爱情让曹丕妒火中烧。而且当初曹丕得到甄姬虽然心生欢喜,但是却又对弟弟满怀嫉妒,能得到甄姬芳心。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曹丕。甄姬所生的太子曹叡陪曹植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自己和甄姬之间的种种,但是甄姬已经死,心中酸楚无比。
有意思的是饭后,曹丕将甄姬生前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返回封地只是,途径洛水,夜晚休息之时,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形如当年初见之时,往事情景再浮现,不觉泪流满面。
曹植一惊而醒,却是南柯一梦,只是泪水打湿了枕头。回到封地以后的曹植,茶不思饭不想,满脑子都是那晚在洛水梦见甄姬的情景,挥之不去。
于是提笔而书,为甄姬写了一篇长长的相思之文,起名《感甄赋》。四年之后,甄姬所生长子曹叡继位,称为明帝,为避母亲甄姬的名讳,就把《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
此赋的影响力非常深远,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再加上这千年来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从此人们就把甄姬认定成洛神了。
曹植一生因好酒不修边幅争位失宠,又因失去甄姬空遗满腔悲愤,最后剩下的只是对水悲吟《洛神赋》……,最后抑郁而死,真是可悲可叹。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特别是这段话,我斟酌再三,一再翻译,却无一句可以舍弃。弃一句洛神不再传神,弃一句洛神不再是洛神。
洛神,又称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又传说是古帝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在经过千年的民间传说和文人修辞,形象逐渐得以丰富和发展,成为了绝世美人,成为各个朝代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今天这篇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就是确定洛神作为寄托情感对象文学典故的出处。
先看上面《洛神赋》这段翻译,洛神是怎样的一个美法吧。
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徜徉。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桌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这是怎样一个美法呢?我想就不用了我点破了,这都成大众情人了都。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曾对曹植这样评价“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连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也会自卑踌躇的洛神;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解玉佩而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意思是说,洛神太美了,我一见钟情。觉得心如小鹿一般的乱撞不安。又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去帮我向神女转达,只好借助眼神微波来传递话语。
但愿我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向洛神陈达,我解下腰间悬挂的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是洛神实在是太美好了,既明礼仪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为曾经在书籍中看到,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太像我们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的时候,那份忐忑不安,想上前去一述衷肠,又怕被嫌弃拒绝时那种心绪了。
像曹植这样才高八斗的人太少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最多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喜爱的姑娘都是天下最美的。像曹植这样把自己心爱之人化作洛神的也独此一家,独此一人。
我辈之人只能望洋兴叹,虽然手中执笔不能动笔成诗。口中之语,不能出口感人。但曹植的这篇《洛神赋》说到底还是因为求之不得,情深意切,睹物思人之后相思成疾而作,此赋再好也不过是一场悲剧。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是曹植和甄姬两情久长,可惜此生木有朝朝暮暮。所以还是朝朝暮暮的好。
就好比以前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还是期望我们都能朝朝暮暮,白头偕老。
还是愿天下有情之人终成眷属,愿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