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景物匆匆飞逝而过,像是时间。我想放一首歌,又或是说点什么,作为心中告别的仪式,但又不知道该听些什么说、说点什么。
慢慢地,越来越理解“长大”这个词,有一句话说“理想就是离乡”,在火车站的那一刻,忽然理解了,想要追逐的远方,注定是要一次次离家,这样的告别,不知道还要有多少次…
没有细细算过这一次疫情让我在家乡待了多久,想来大概有两百天了吧。中学时代,总是想,什么时候能换个环境,什么时候能不一直面对这个似乎已经待烦了的小城?于是努力往外考。如今已离乡近两年余,虽每个假期依然会回家与家人相聚,但始终感觉自己在走远。
龙应台的《目送》里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辅导功课时和小朋友说起,小朋友不以为意,和我初中小学时一样,然而现在看来却是越来越深刻了。
往常父亲总是要买张车票,追着我送一小段路,这次订票特意没买父亲的份,一来是不愿让父亲奔波了二来是想变相地告诉他“我二十岁了我可以”。
台阶口,恍然间还以为父亲可以送我到大厅,忽然才反应过来需要身份验证才能进入,他不动声色,和我说了声再见,我又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具体说些什么。
内心的那句“不必送,别牵挂”,想必他们已经听见了吧。
“长大”对一个人来说,我认为还意味着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怎么去。
开学已然步入大三年级,之前听学长学姐说的“从大三开始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初闻不解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这次开学与以往有些不同,不关是因为疫情,大概也是因为自己想清楚了方向知道未来可能需要去独自开启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吧。与其说这次开学有些紧张,不如说我知道前路有星辰,但需要游过大海,我踌躇满志,整装待发。
我知道前路有星辰,追逐的路上要跨过大海,但我已不再恐惧
因为我知我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