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交朋友,我总能轻松地在不同圈子交到不少朋友,不论男女、不管何种背景。隐约间,我是知道原因的,应该是因为我的性格比较讨喜,随和、爱笑又不计较,加上没有攻击性的圆乎乎的外表,很少人会拒绝我的善意。
讨喜的性格和圆乎乎的外表都随了我爸爸,所以生活里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我很像爸爸。我也一直这么以为。
而妈妈几乎是爸爸的反面,她生长于一个军人家庭,生性内向,从事的专业也不需要和太多人打交道,所以她总和周围人有一种距离感。
妈妈言语不多,十分严厉,我从小到大挨了不少打,所以小时候我总觉得和妈妈不如其他母女那么亲近,特别是挨打后,心里是有些委屈和失落的。除了眼睛,真的是一点都不像妈妈呢,我常常这样想。
工作后,繁忙的生活和急速扩大的交际圈让我应接不暇,我渐渐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面。
首先,我并非以为的那么随和,虽然我对所有人都抱有善意,但从心底其实只能接纳少数人成为真正的朋友,过于表面的社交场合常常让我疲惫不堪;其次,虽然不太计较,但我内心其实极为敏感,很多人际相处的细节都能引起我心中的波动。
难道我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友好大气的一个人?这些内心的变化和怀疑促使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分析了环境改变、交际圈变化、年龄增长等很多原因后,我最终在妈妈身上找到了答案。
有一年春节回家,我翻看了很多妈妈过去的影集,记录了她年轻时的时光,也有我从小到大的照片,当看到她在某一张我赖皮坐在地上不肯走的照片下面写下:“真调皮,不愿留影。特意为她的调皮样留影。”
再想起很多妈妈过往说的话,我仿佛突然获得了一把时光的钥匙,回到了二十几年前,从一个旁观的角度重新去理解她。
二十几年前,一个还不到20岁的女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工作,爸爸妈妈还有四个弟弟妹妹要照顾,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关心远方的她。
她很聪明,专业的工作上手很快,但她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凑热闹,所以平时就看看书打发时间。那时候工资虽然不高,但她很臭美,稍微有点结余就喜欢去买新款的衣服和鞋子。
转眼五年过去,她完全适应了新地方的工作和生活,还当了妈妈。她很兴奋,很爱这个新的小生命,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因为这是由她亲自创造的,是她生命的延续。她为女儿拍了好多照片,还记录下每张照片拍摄时的心情,女儿成长的一分一秒都如此珍贵,她舍不得错过,也生怕忘记;但是这个小生命也让她很头疼,她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才满24岁的小女生,父母不在身边,也没有太多的渠道可以学习怎样去当一个母亲。
她只能凭着直觉摸索着去当一个母亲,她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暗暗下决心:因为父亲是军人,所以我从小被管得很严,性格不够外向,我要对女儿宽松些,希望她可以成为一个外向快乐的人。
她把自己爱美的心也移到了女儿身上,有时间就带她扎个小辫子化个妆去影楼拍照留念。如她所希望的那样,女儿非常外向活泼,甚至有点太活泼了,她意识到不懂规矩是万万不行的,太贪玩不爱学习也是万万不行的。爸爸非常溺爱女儿,那只能她充当家里严厉的那个人了。她从来就不擅长表达自己,所以她也不给女儿解释太多为什么,就是黑白分明地告诉女儿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女儿十八岁离开了家,在离家之前,她一直是那个凶妈妈,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女儿终究还是成长为了一个像她期待那样开心善良的人。
猛然,我理解了妈妈所有的苦心和她的另一面,她是一个很有自主观念不在乎周围评价的人,她深知需要传输给女儿的,能让女儿收益一生的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为此她不在乎周围的评价,她甚至不在乎女儿对自己的评价;她内心应该极度敏感,所以她才有耐心去记录下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
原来,我比想象中更像妈妈,我的确不随和,且内心非常敏感。
不随和体现在自主观念越来越强,对要追求什么放弃什么都清楚且坚定,对和什么样的人交心越来越挑剔;而敏感则是我同理心的基础,超强的同理心是我现在做事做人的最大特点。
以前总觉得妈妈是一个保守的人,但现在回想起来,她一直是鼓励我走得更远的那个人。高中毕业时她拿着报纸上香港大学的招生启事让我报考,大学毕业时她鼓励我出国留学,现在她鼓励我创业,我想,如果她拥有和我一样的机会,一定可以拥有更精彩的一生吧。
内敛的人在人群中总是容易被忽略,但内敛的人通常拥有更坚定的意志和更强的自律,这两点是能支撑一个人掌握自己人生很关键的因素。
虽然理解了妈妈的严厉之下是一颗极度敏感而温柔的内心,但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她曾给我留下更多温柔的记忆。我知道妈妈是不完美的,但能理解父母的不完美,是我们接受自身和这个世界不完美很重要的一课,而理解了不完美,才有追求完美的勇气和信念。
不过,妈妈的不完美丝毫不妨碍我对她满满的爱和感激。我有多爱她呢?今年,我嫁给了一个都说像妈妈的人。
理解了妈妈,我才终于了解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