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儿子小磊是高一火箭班的学生,中考成绩优异,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骄傲,是一些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升入高中后,火箭班高手如云,教学节奏快于普通班,几次月考小磊的成绩都在年级140左右浮动,孩子的理化是弱科,越是着急压力越大,成绩反而没有提高。
中考成绩小磊全市排名第九,静无法接受孩子这样的成绩,最远的一次成绩小磊是年级180名,班级倒数第五名。静变得越来越焦虑。
那天晚自习小磊和爸爸打开家门,静坐在沙发上,看着小磊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
小磊说:“妈,你看到家长群里发布的成绩了吧?妈,你对我不满意,虽然班级成绩倒数,可这是火箭班,从年级来看,若是在普通班我这成绩也会是前十名,妈,你别用这样的眼光看我。”
小磊的眼睛里有泪光在闪动,爸爸马上安慰说:“儿子考的够好了,你妈不会表达,没你认为的对你不满意。”
人的肢体语言有时更贴近内心的真实想法,静眼睛里的失望与冷淡就那么呈现在孩子面前,伤了孩子的心。
网上有人说一想到父母不需要培训就上岗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其实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习惯从自己的情绪出发,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时候的小磊自己本身已经很难过了,回到家得不到鼓励,迎接的是母亲的失望与冷眼。而静却觉得自己很关爱孩子,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会联想到孩子未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唯独没想过此刻孩子需要父母的安慰与支持,需要家庭温暖,而不是淡漠的指责与怒其不争。
有时,自以为是的爱束缚控制了别人,感动了自己,却把亲人推得更远。
甜田是个15岁的初中女生,长得很秀气。只要是放学的时间到了甜田还没到家,妈妈就会给她的同学好友打电话,为此甜田很苦恼。
甜田妈妈觉得只有知道了孩子在哪儿才能放心,有一件事情让妈妈有点反思。
连着好几天,甜田外出都会让好友或同学给妈妈打电话,证实自己和同学在一起,甜田妈妈第一次听到甜田的同学打来的电话说:“阿姨,甜田和我在一起,我们去喝奶茶,过一会儿她就回家。”
放下电话,甜田妈妈的心情有点复杂,是否自己对女儿的关心成为了横亘在孩子心上的一种负担。
甜田和妈妈说过:“我同学和好友的妈妈都没有像你这样一会儿一个电话,我的同学朋友都知道我有个爱查岗的妈妈。你能不能对我学会放手,允许我有点个人成长的空间?”
孩子进入青春期,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在妈妈眼中好像没有以前乖巧听话,甚至有些叛逆。
有句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大人眼中孩子的叛逆期其实是孩子的成长不被父母理解而已。
开展网课以来,很多妈妈把自家的孩子称作“神兽”,自律的孩子上网课不用父母操心,有的孩子不用心上网课,打游戏或心不在焉,父母的烦躁情绪蹭地就升高,血压也升高。
近日网上有个妈妈因为孩子不认真上网课,吓唬孩子跳海引起很大的轰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位妈妈说为了吓唬孩子而这样做,不知那个孩子长大了是否会留下心理阴影?
曾有位妈妈和我提起她的女儿在5岁的时候写纸条劝父母不要吵架的事情。
那时候这个妈妈因为婆媳关系和丈夫总是吵架,有天早晨他们又大吵一顿。孩子哭着去上学了。妈妈收拾房间时,发现地上有张纸条,用汉字加拼音写着“爸爸,妈妈,你们不要生气了,wo hai pa。”
这个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婚姻的不幸福与处理家庭矛盾的不良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内心感受。她回想起有次和丈夫刚吵完架,对这个年仅5岁的女儿大声呵斥。女儿委屈地说:“你们生气,总拿我出气,为什么?”
从那天起,这个妈妈才明白身为母亲的意义,原来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什么而对孩子发脾气,是因为自己对生活不满,拿最无辜,最没反抗力的小孩子出气而已。口口声声说爱女儿,其实不过是对自己婚姻家庭的失望而伤害孩子的安全感与快乐,宣泄自己对生活现状无能的愤怒。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学习好,看起来好像是我希望你以后能过得比我好,潜意识里也许包含有我的人生就这样了,我对自己不满意,希望你过得很好。孩子成绩达不到父母的希望,父母觉得自己的人生都连带着灰暗了。
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子女所谓的“我为你好,”意思是:我为你好,是因为我爱你,有时真实的原因是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当你达到我希望的好与优秀,我会表达出热切的关心与爱;当你没有达到我希望你那样高度的好,你对不起我对你的爱,你就做错了事情,所以我很不高兴。
而有些小的孩子不懂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会很内疚自己不够好,没有让父母师长满意,是自己对不起他们的关爱,因而自责痛苦压抑。
为人父母是一场需要自己成长的修炼,只有自己成长了,才会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叛逆”,才能化解成长的危机,才能更好地表达爱,收获爱。
(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qwxq001 温暖而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