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一位网友的文章,网友认为写文章不是正能量的就不要发朋友圈或平台,更不应该去写,对此我深以为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网友说,因为作为一名正人君子,胸中有义,脸上有皮。写文章应该努力传递正能量,就算做不了正人君子,这也应该成为我们行文的一个原则。
这个世界充满着诱惑,有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出卖公义良知,怎样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怎样能博人眼球赚个盆满钵满,就怎么写。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违背了自己写作的初心,说这是一种卑鄙可耻的行径也不为过。现代社会讲究言论自由,但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写,都可以发的。
文学的一个功用是能够教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它往往讴歌了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能给人一种愉悦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古今中外具有这种写作精神的作家是有很多的。司马迁遭受宫刑,但他并没有沉沦,没有在自己的文章里去渲染自己所受的屈辱,传递负能量的东西,相反他愈挫愈勇,“成一家之言”,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后人留下一部煌煌《史记》。
罗曼·罗兰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海伦·凯勒发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呐喊,史铁生写下《我与地坛》,张海迪在轮椅上编织自己的梦想。作家们并没有因为个人的不幸遭遇而向命运低头,以惊人的毅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创作中。他们直面惨淡的人生,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他们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段传奇,又通过自己的文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了正能量,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扼住命运的咽喉,为真理和理想作不屈的抗争。
那些低俗的沾满铜臭的文字,但凡有一点文学功底的人都是能够写出来的,可大多数人并不愿那么做,何故?非不能也,不屑耳!写文章要有正能量,不去写负面的东西,不去一味阿谀逢迎,追逐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应该为这样的朋友点赞!
也有朋友会说,我写文章并非为了赚钱,可是生活艰难,日子苦闷,在文章中宣泄一下失望的情绪,又有何不可呢?在我看来,个人负面的情绪固然可以在文章中表达,但最好不要发朋友圈,也不要发平台,留在自己的日记里就好。诚如一位网友所说,这个世界上,的确没有几个人关心你的喜怒哀乐,关心你每天的日子过得咋样。况且这样的文章写多了,也会给自己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堕入颓丧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于个人健康也极为不利。
综上所述,负能量的文章不要去发,更不要去写,写文章还是要有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