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的海上丝绸先行区,有一南方小村落。对于这个小村落,我既熟悉又陌生。一年之中,我可能会在这个小村停留一阵子,或者春节期间,亦或炎暑时节。可能在这儿待上一个多月,可能不到半个月。与其说对于这个小镇的印象,倒不如说是对公交车的印象。
而在这个小村落,我最熟悉的公交,一条路线通往市区繁华地带,一条前往镇中心。
有这样一条公交线路。
一端是市中心地带,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灯红酒绿。而另一端,是郊区,村落密布,交通不便,人烟比较隐匿。
一端是清源山休闲旅游度假景点,另一端,国家工业创业园区。就这样村落里的人就这样通过这公交,往返市区。
还有一条公交线路,将村里的人输送都镇中心。当前往镇中心时,就会看到很别致的风景。
夏天,人们一般都起的特别的早,可能是天热所致,也可能是为了早点买到新鲜的食物蔬菜。到了大概早上9点,小菜街的路边摊就差不多收摊了,多半是为了避暑。
早上,六点许,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有许多的村民已经开始一天的活动。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没心情偷懒睡大觉的。这时候,已经能听到周围工厂运转的声音。
“咔哒咔哒······”。
“吱吱吱···咣当咣当······”。
踏出门槛,前往公交站,去镇中心。有许多村民上镇中心,一般是去银行搞交易。
很久很久才等到公交车,公交车到的时候,似乎皮肤快要晒褪皮,变红。公交车要报废的趋势,外观已经生了很多锈渍,铁黄铁黄的,行进过程中颠簸得十分厉害,车头前面的铁板摇摇晃晃,咯吱作响,与油缸里发的声音一起共鸣,燥热响亮得很。座椅套颜色很深沉灰暗的很。稍微用力感觉就要被撕破。轻轻的掸一掸,就会明显的看见有灰尘飞舞。一趟车,18人(包括司机)。每一趟车的车里面总会有各种美容整形广告,或者生殖健康广告。
周围几乎都是储存库,仓库,工作厂房。偶尔有小超市,小餐馆,卫生所等出现眼帘。街道两旁的房子是很粗糙的砖瓦建成,参差错落。房顶是石棉瓦盖的。卷帘门,带有蜘蛛网和厚厚的灰尘密集在粗糙处,非常显眼。房子有墙皮脱落的痕迹,墙壁外观十分惨淡灰黑。有的漏水严重,潮湿地方青苔布满。
街道开了许多裂缝,凹凸不平,每隔一定的距离会有倾斜的电线杆,杆上有的挂着塑料袋或者长长地废旧磁带条。站久了,鞋底也会发烫变得软软的,人快昏厥。简直不敢抬头擦汗。街道两旁的 墙壁和电杆上,也有许许多多的生殖健康广告,美容整形广告。
起风时,时而凉快。当然会扬起很多灰,甚是壮观。可能附近会有烧燃垃圾的,青烟滚滚,甚是刺鼻。晴天杂草萎蔫,破败一片。行进的车子好像是溜进了很窄的巷子,几乎只允许单行。好像是到了哪一户人家的庭院一样呢。
到了镇中心,有许多民国,近代时期的建筑。粮行,米仓,商铺,洗衣店······,许多房子大多是湛黄湛黄的木质材料搭建的,十分小巧精致。有的是酒馆,茶馆,咖啡馆······
当然,也有移动公司,银行,大型超市,美食街。在镇中心,不时的会看到自助性保健商品店。
我是头一遭看到。附近也会有成人用品店,其广告牌很显眼,有的甚至摆在了街道正中央。不远处,有垃圾存放收集箱,一堆泛红的蜂窝煤摆在垃圾箱旁边。风一吹,恶臭更加让人想呕吐,街道两边当然也是排水管道,排水沟,其中也是垃圾发酵,沟渠发黑发臭,和附近人家挂在阳台外面,衣物散发的香皂味,以及美食街烧烤味糅合在一起······
镇中心,繁华热闹得很,有的店面装饰得富丽堂皇,流光溢彩。然而,穿的十分少的村民(不知道多久才添新衣了。穿着简单破旧,但是还算干净。),他们许多是从外地迁移到这儿,许多村民都面相枯黄黑瘦,感觉弱不禁风的样子。有的村民有一点佝偻。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浓浓的地方方言,很有特色。有的一家老小五六人,挤两个床位。住在一间房子里面。房子自然是敷了水泥浆的,十分粗糙,没有粉刷石灰粉。背阴处暗得很。一间可能有好多电扇,用来降热。
这里的村民,最不讲究了。站出一个,你真不知道是穷人还是富人。因为,这个村落盛产瓷砖,生产许多建筑工程材料。据说,许多产品还远销海外。
另外的去往市中心的公交,自然也是风景独具一格,因为末站点是5A级旅游景点。
然而,村民很少从村里到旅游景点游耍,爬山放松。他们觉得他们的工作就是锻炼身体。只不过运动量有点强,有点大而已。他们宁愿待在老地方,既工作,又锻炼,还有他们都接受的收入。
坐公交,见到的风景。大概也是对这村落的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