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今天再次朗读弗洛斯特的这一首诗,心境和以前也大不相同。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是选择跟随一部分人过着随泼逐流的日子,还是选择保持独立人格,承受非议而勇往直前?
其实我也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我也曾像诗人一般在路口久久伫立,而仍然得不到答案,只能被当时的复杂情况推着向前。
正如弗洛斯特在诗歌中说的那样,我知道路径延棉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哪怕是当时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这一条路,也不得不在这一条路上努力的奔跑,并呼吸着沿途的芳香。
我选择的这一条路,是一条有书本陪伴的道路,从小学时候的拼音字母表,数学乘法表,英语单词本,到初中神奇的化学反应,有趣的物理实验,到高中的单枪匹马,埋头苦读,再到大学时候的放纵懈怠,其实每一次迈出去的那一步都注定了人生以后的方向。
当我选择安逸的时候,我其实感到更多的是无来由的空虚。这个时候,我选择努力工作,多给自己一些目标,具体划分到每一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并且自己要求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特别是在得意忘形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要被短暂的欢乐夺走理智。
我好像也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但是我没有看见荒草萋萋,因为选择的这一条路就意味着我需要奋力的奔跑,我没有了停下来认真欣赏风景的闲情逸致了。
从明天醒来,我要在这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上拍下美丽的风景,期待破晓的黎明,海边的日出,正午的阳光,傍晚的云霞…记录美好的生活,你的,我的,我们的,琐碎的日常,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能够给予我前进力量的不是这一首诗,而是诗人所经历的跌宕,他一生历尽艰辛和痛苦,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女),再回顾我这二十几年,简直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所遇见的那些人们说的挫折,也不过是人为造成。
文字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是当他们被人放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句句饱含深意的话语,一篇篇情感丰富的诗歌,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种种酸甜苦辣的人生,而我们自己就是这个能够把文字放在一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