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否定、离别
否定
见:
第一次给姑娘们扎头发,只是个简单的马尾,不过比之前的更活泼点。但她们特别开心,向朋友炫耀:这是老师给我们扎的,老师对我们好好啊。
有点受宠若惊,对她们关心好像不够,还是搭档说到她们自己梳的不好看我才想到帮忙的,一直以来都给学生强调自己的事情能自己解决就别来找老师,也不过七八岁的人,需要多给她们些时间来慢慢学习。
昨天几个女生悄悄和我说,喜欢我,觉得我很温柔,搭档凶巴巴的(我们带一个班),我直接说了得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才能镇的住你们啊,有刚有柔,最好突破小毛孩的心理防线了,但真的不能“严厉”过头了。
前天真人战场模拟,是一组一组体验的,我们班孩子年龄小不懂战术,扎堆聚在一块也不知道攻击,眼看三两下就要敌人淘汰了,一旁拍照的搭档很心急,用很大分贝的声音指出他们的失误,哪里该怎么做…
感、思:
虽然这样会让他们对这次失误记忆犹新,但心里却是很反感这种方式的教导的,在以后的成长经历中可能还是会有阴影吧,曾经有个人“我”一做错事就很生气说“我”什么都做不好。
我也很恐惧做错事后别人一直大声呵斥我的场景,会让人产生错觉:好像我真的什么都不行,宁愿对方平心静气地谈大道理让我自己去领会。
将心比心,小时候经常和弟弟打架各种原因导致,无论对错,妈妈回来后总是劈头盖脸给我一顿指责。恒久不变的一个原因:我更大,就应该更懂事更包容承担后果。这个理由,可以讲一辈子,可我还能说什么呢,不想让妈妈太操心了,有脾气的我也不敢有锋芒了,对于弟弟能退让的地方尽量不发生矛盾。
后来,把性格中的怯懦归咎于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充满了否定的声音,让我不敢越界,也不能向别人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确实也没有人可以说,只能自我调节了。感觉有很多种声音在争论,到最后和谐了,只剩一种声音占了上风。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告诉我过去了,没什么。
行:
所以多年以后再看到类似的场景,无端指责,或是做错了紧抓着失误不放,对一个人全是否定的声音,我会很害怕ta再有这种体验,特别是儿童期,真的会有很多负面影响,不建议这样教育孩子,即使ta做错了,做不好,多给予正面的鼓励,反倒效果更佳。
离别
最后一次
没有说再见就结束了
选择一个人默默地走远
你说,不会…再来找我了
我也信了
那就不再打扰
离别,衷心祝福就好
你做了很多,付出和改变
感恩曾经的陪伴
我都知道,可我已经看不到了
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折腾
就放手吧
来不及说的话
封存在记忆里
你很好,对我很好
只是我
举不起这份沉甸甸的重量
不再憧憬爱情的甜
想往反方向走回到原点
收拾好行囊
重新出发,独自去闯荡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各自安好
和时间做朋友,它是雕琢你的一把刻刀,改变你原有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