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好的作品仿佛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令人回味无穷;好的电影仿佛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得荡气回肠;好的人生故事,又仿佛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一咏三叹。
</p><p>《七月与安生》,绝不是一部你想象中的青春片—充满着背叛,分手,堕胎等烂俗的场景,也不会让你看到了开头,便猜中了结尾。</p><p>它讲述了,两男一女彼此之间纷繁复杂的友情和爱情,在这部电影中,你能看到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p><p>这部影片看完之后,会让你有无数的思考,且每看一遍,便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p><p>1.家明到底是爱安生多一点,还是爱七月多一点?
</p><p>家明,人长得帅气,田径队队长,成绩好,性格安稳,像极了七月。</p><p>安生,喜欢漂泊,四海为家,浪荡不羁。</p><p>家明和七月最先开始认识,并互生爱慕。</p><p>在安生第一次警告家明说有人喜欢他,要他老实点,这个另类和不拘一格的女孩,让家明眼前一亮。安生也在转身低头偷笑中暴露了她也喜欢上了家明。这种暗生情愫,仿佛一个初长的小火苗。</p>
在家明七月和安生去郊外爬山拜佛时,体育渣的七月在中途休息,家明和安生两人继续爬山去拜佛。在空荡廖无人烟的佛像前,家明和安生不经意流露出彼此相互喜欢,而这一切被躲在暗地的七月窥见。
安生后来和一个吉他手谈恋爱,要追随他去北漂。其实安生也是为了躲避三人之尴尬,更是为了成全七月和家明才选择离开。家明和安生在车站告别时,将自己从小带大的观音,送给了安生。
在七月和安生在火车启动挥手告别时,佛像从脖子中漏出。
后来在安生写的七月的每一封信中,都有“问候家明”四个字。
后来家明大学毕业去了北京,说工作两年后回来娶七月。
在工作期间,偶然遇到做房地产销售的安生,家明顺着安生的脖子看了一眼,没有了红绳,是一条白金色链子,家明判断安生已经在心里把自己放下了。
在安生的未婚夫发生车祸,安生在现场挣扎咆哮,佛像从脖子中滑出,红绳不见了换成了白金色链子,但佛像仍在。
**能把最珍贵的东西,转交给另外一个人,这本身就是做出了一种选择。这像极了一种传家宝,要将最珍贵的东西,传给未来的妻子,儿媳,孙媳。
**
在安生发生车祸,暂住家明那里,家明其实曾鼓起勇气想对七月说出分手,七月也一直明白家明心里一直深爱着安生,但是七月不忍面对残酷的现实。以客户来了忙为由,挂断了家明的电话,又挂断了家明未说出口的分手。
七月一直以一种回避的态度,来面对她和家明之间的安生。在爬山时,在车站离别时,在一封封明信片中,在家明毕业去往北京。七月一直不肯捅破这层窗户纸,假装这事儿从未发生过。
最终在结婚前,七月说她不能忍受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结婚。在她心里明白家明爱安生胜过自己。
2.七月和安生心里,友情重过爱情?还是爱情重过友情?
七月的选择:
七月在安生,选择去北漂追随吉他手的时候,就选择了家明,放弃了安生。
安生在火车启动时,说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
七月看到了安生佩戴着家明送她的项链,七月其实很庆幸安生的离开,物理的离开也是一种隔离。
当然在七月心里,从那次爬山开始心里就种下了背叛和恨,最好的朋友和男朋友,背着自己爱恋。
相较于安生离开的悲伤,七月更痛苦家明的类似背叛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她太爱家明了。
安生的选择:
从安生选择离开进行北漂,成全家明和七月。安生,就选择了让着七月。虽然在她心里也同样深爱着家明,这种先来后到的恋爱原则,对于不拘一格的安生来说,根本形不成任何羁绊。
她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不离开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七月,她从小到大最好的朋友,伤害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七月。
这种选择和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七月成长在一个父母相敬如宾,家庭温暖的环境。而安生原生家庭支离破碎,是七月给了安生许多美好的童年。七月之于安生,像是雪中送炭,而安生之于七月,更像是锦上添花。她们都深爱着彼此,但分量不同,安生背后只有七月,七月背后却不只有安生。
所以安生和七月在卫生间大吵,安生说,七月你带家明走吧,你和家明我肯定选你。
3.七月和安生你更爱谁?
安生曾说,自己25岁之前是浪荡,25岁之后是浪,现在只想安定下来。
七月从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生活一马平川,几乎没有丝毫涟漪和波澜。在家明逃婚后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发现自己更喜欢和适应这样的生活。
她们的生活仿佛彼此交换,彼此艳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七月和一个安生,一个渴望浪荡,一个渴望安定,也未必哪个会更幸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