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开始,美股一路下跌,截止10月26日,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较最高点跌去10%,而且这个跌势并没有放缓的迹象。多个大V跳出来表示,在不久的将来,美股腰斩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从年初就开始传的,每十年一度的金融危机,似乎即将成为事实。
如果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在这样的寒冬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学习、总结教训。即然踩坑了,就不能白踩,让坑发挥价值。
计划用几个篇幅,总结一下历史上的金融危机。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因投机行为产生的金融危机,应该是发生在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
1593年,一位新获任命的植物学教授把一些原产于土耳其的稀有植物从维也纳带到了莱登,由此引发了这场投机狂潮。
在此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郁金香成了荷兰花园里一种广受欢迎但价格昂贵的花卉。许多郁金香花朵感染了一种叫做花叶病的非致命病毒,正是这种病毒触发了疯狂的郁金香球茎热潮。花叶病致使郁金香花瓣上长出对比强烈的彩色条纹或者说“烈焰”。荷兰人大为欣赏受到感染的球茎,称之为“奇异球”。在很短的时间内,大众的欣赏口味趋于一致,因此球茎越奇异,拥有球茎的代价便越大。
渐渐的,郁金香球茎热开始了。起先,球茎商只是尽量预测来年最受欢迎的杂色款式,就像服装生产商预测大众对衣料、色彩、裙摆长短的口味一样。后来,他们囤积大量存货以期望价格上涨。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开始疯涨,球茎越昂贵,视之为明智投资的人便越多,每个人都想象着人们对郁金香的激情会永远持续下去。
说价格不可能再涨的人,看到亲戚朋友大发其财,便在一旁大为懊恼。加入暴富行列的诱惑实在难以抗拒。从1634年到1637年年初,也就是在郁金香热的最后几年,人们开始以物易物,拿土地、珠宝、家具之类个人财产换取郁金香球茎,因为球茎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富有。球茎价格变成了天文数字。
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加剧了郁金香交易的疯狂。当时市场上开始出现“要求选择权”(call option),类似于“看涨期权”。期权带来的杠杆,成倍地扩大了郁金香价格的上涨幅度。
疯狂总有到头的那一天。1673年1月,郁金香球茎还在以20倍的速度上涨,而到了二月,价格下降的速度却更快。显然,正如一切投机狂潮中都会发生的那样,价格最终升至如此之高,以至于有人认定应该谨慎从事,于是便卖出自己的球茎。很快,其他人也跟着卖出球茎。像雪球滚下山坡一样,球茎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刹那间,恐慌攫取了所有人的心。
即使政府救市,依然无济于事。价格一跌再跌,直至所属球茎变得一文不值,其卖价还不如普通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