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成都,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吃的,其实上火的痛折磨我时日以多,但面对美食,"自律"的我一下子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今天的话题就是要谈谈自律,因为我和先生都是高度近视,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控制孩子接触一切屏幕,其实现在再觉察一下我这个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我对于可能引发近视的恐惧,第二是我担心孩子迷上了游戏。事实上,在这个事情上的担心和恐惧,也投射了在我们的日常教养中,我们对孩子的一切少了一些一切安好的祝福,而是将自己内在的焦虑通过狭隘的想法,强硬的父母权威表现了出来,同时我还忘了一点,那就是压制是解决不了问题。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跟外界的接触多了,跟所有的孩子一样,他内心对于电子游戏有着魔一样的迷,不过好在我们有过事先约定,打游戏可以,但时间和时长我们有约定,一直以来在家里孩子也是很好的遵守约定,其实对于不足六岁的孩子,这种对于约定的遵守也属不易。
按照往常的约定,今天是打游戏的日子,下了飞机赶到酒店,第一件事依然是惦记着打游戏,打完游戏出来吃饭,因为吃饭的时间比较长,朋友就提议让孩子用手机打发时间,因为我和老公手机里都没有游戏,所以他和另外一个姐姐就拿着姐姐爸爸的手机玩儿,说好了一人一局换着玩,但因为第一次被允许不计时打游戏,儿子恨不得一个人霸占了手机,这一举动,对于我而言当然不能接受,所以在他去姐姐手里迫不及待的想抢手机的刹那,我就直接训斥了过去,先生看我训孩子,也跟着就开始说了起来,儿子有些着急了,直接就跟他爸爸犟了起来,这个行为在先生看来,当然不能接受,眼看着战争就要爆发,引爆战争的我又出面两面制止,意希望矛盾不要升级。后来老公对于儿子反嘴一事耿耿于怀,我们分析了一下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孩子本身对于游戏的渴望,这个愿望平时没有被满足,当放开后,那种渴望和迫不及待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想想,孩子的表现也是正常表现不是?我们这些成人明知道很多事情的后果,都依然无法保证自律,何况这么大的孩子,谈何容易?
后来我就想,放下我此刻的不安和焦虑,把今天的时间完整的交给孩子,让他好好的过把瘾,其实孩子真的会如我们所担心那样会成瘾吗?即使会,我想可能也不会是游戏本身的吸引力,而是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而我发现,孩子适当的被允许,只要是在爱的前提之下,最终会回到正常的轨道,就像今天晚上所表现的,在我们提醒他注意休息放松一下眼睛的时候,他毫无抗拒的把手机还给了我们,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而我还要继续学习祝福孩子,而不是将担心恐惧不安等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
这颗心依然在路上...任重而道远……就像孟迁老师说的,只要给孩子的心理营养足够,其实我们做一些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哪怕什么也不做,其实都无关紧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