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期末考了呀。浪费温书假记录这些事情,在RX看来简直天理不容吧。毕竟我和她,不是一样的人。
但是我好歹也在温书假之前复习完所有科目起码一遍了呀。我要说的,就是“复习的策略”:提前复习。
若要更精确一点,应该称作“超前学习”。想必也都听说过这个词吧。诚然,高考状元张峰的母亲说过一段很经典的理论:“学习不是超前,更不是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来无安闲。”但我自认为做不到状元的水平和气度,而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不是吗?那应如何高效学习,才能尽量赶得上那些被眷顾的大脑呢?
我说的是赶上,而不是超越。因为我始终认为,在天赋目前,任何努力都没有胜算。但总有人愿意相信,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够拥有一切。就好像当黑船来袭,而日本人却坚信能以竹剑来保卫战地。
但不努力,一定会一败涂地。
“没有胜算”和“一败涂地”,选哪个呢?
而“没有资质但努力了”和“有资质但是不努力”,谁更有胜算呢?这又是一个博弈:胜负取决于对手而非自己。而“努力”,就是“使自己可以拥有更多实力不如自己的对手”的武器。
我承认自己学习一点也不刻苦。但基本没有人能指责我不努力。当然,对于RX这样“又比你聪明又比你努力”的人,我没话说。
想阐述一下我所理解的“刻苦”和“努力”的区别吧。简单来说,刻苦就是没有方法的努力。
努力是讲求策略的。比如超前学习。
超前的进度因人而异。我所知道的,RX在高二开学之前就学完了英语5,6,而她每天都听课文录音,所以高二基本能够把课文都背下来了。这是她的超前。而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的,只是提前2-3个单元的单词预习,因为我能力有限,我不认为我的记忆力能够把短期记忆延续到一个月之后。
问:为什么不变成长期记忆?
这就是努力的程度了。RX单词课文背下来,已经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而我,只是背单词而已,不做相关的补充练习,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变成长期记忆。
但和其他人比较呢?
老师上一个新的单元,一般要求两天之内背完单词,或是把单词分两部分来小测。所以其实,我并不是背单词很快的人。但有超前的话,我提早两三周背单词然后每天反复看一遍,你说我会不会记得比别人牢?
语文同理。高一我背完所有高考篇目,你说我会不会忘?
当然会!但当别人跟着老师的进度匆匆忙忙背书的时候,我只用得着再看一遍作复习,便可以回忆起原本已存入大脑的知识。
说白了,这就是可以设计出的“不公平”。
你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