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皆爱孩子,但是这种爱需要放在心上,而不能放在双手。替孩子打理生活,事必躬亲,包办代替,未必是好父母,因为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你独立生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才是真正的爱!
实例分享:
佳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家人只有这么一个宝贝,父母对她疼爱有加,从来都不让佳佳做任何家务,她的自理能力非常差。
有一次,幼儿园午饭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一个熟鸡蛋,但是佳佳因为不会剥蛋壳,鸡蛋没吃成,最后把鸡蛋带回了家。老师告诉佳佳妈:“佳佳自己不会吃饭,老师不喂,她就不吃,看着饭就发呆……大小便从来都不会提前说,老师每天都要提醒她,可她几乎天天尿裤子。”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佳佳今年已经6岁了,但是连穿衣服、脱衣服这样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每次都得让父母帮忙。眼看就要上小学了,佳佳妈真替她发愁……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样的孩子是什么感觉?好笑?我觉得更多的是可悲。如今的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为什么却失去了生活能力?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至于生活,父母能够帮助。殊不知,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处理不好,怎么去处理其他的事情?为孩子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包办代替,将自己对孩子的好都表现在手上,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对孩子好,应当在心中,不在手上。
所谓爱,就是给孩子一双翅膀,让其自由飞翔!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在日常生活中,要本着“父母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
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密不可分。所以作为父母,不要小看做家务,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参与进来,越早给他们机会,他们也才能越快拥有一双勤劳的双手,越早养成自力更生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