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如何让一群比你牛逼的人愿意持续帮你

本文作者黄有璨,9年互联网运营狗,三节课联合创始人,《运营之光》作者,自诩是个还算诚恳的互联网信徒。

这是老黄和三节课自4月闭关复出以来的第9次公开发声。

昨日送了点福利,今天这篇,是一篇感谢文,也是一篇感想。它可能看起来有些自夸和广告的嫌疑,但我同样可以保证其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我真实、真诚地表达。阅读过程中如有不适,请随时关闭退出。

以下是正文部分

从4月12日起到现在的一周内,你可能在许多地方都看到了有许多人都在为一个人和一场讲座背书。这场讲座,叫做《未来商业世界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别看名字唬人,其实它是讲互联网运营的。而这场讲座的主讲人,就是我。

就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帮我发声推荐这场讲座的人,已经有古典老师、李笑来老师、秋叶大叔、Spenser、成甲、彭小六、孙圈圈、剽悍一只猫、韩叙、张亮、苏杰、刘飞、飞鱼船长、易仁永澄、战隼、刘传……等等知名大V。除此之外,还有李叫兽、小马宋等人,也都愿意来给我站台背书。

这些人当中,既有互联网圈的诸多大V和专家,也有更多学习成长圈的诸多知识网红们,最起码,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名头都还不算小。

而且,一个事实是:我与这些帮我站台的朋友和前辈们之间,其实跟很多人都只见过一两面,甚至还有许多人素未谋面,远远谈不上交情深厚。

但意外的是,这些跟我此前见面都算不上多么频繁的前辈和朋友们,居然给予了我极强的背书和信任。比如说:

孙圈圈,数十万粉丝的大号“圈外”作者,反鸡血反鸡汤的知名学习类大V,她的许多烧脑长文我在知乎、微信都经常看,也受益匪浅,但迄今为止,我们仍只是微信上聊过几句的网友,素未谋面。她的公号,不接广告,不开赞赏,不发鸡汤。但我的这场讲座,她居然破天荒发了推荐文章。

秋叶老师(或称大叔),众所周知的PPT领域第一人,社群运营高手。在此之前,我们也只是曾经在某个场合加过好友,甚至连微信上都没正经聊过一次天,是名副其实的网友。然而,我的网友秋叶老师义无反顾的也帮我发了一条极强背书的推文:

彭小六老师,众所周知的简书一哥。我跟他只见过两面,一次是一起参加同一场跨年演讲,另一次则是同时参加了一场沙龙,总的计算下来,我们面对面聊过的话,应该不超过30句。但小六帮我发出的推荐文是这样的:

再说一个更夸张的,学习和营销圈内的知名大V刘传老师,微信公号“千古刘传”作者,我俩在这次讲座之前完全不认识,是真的从来没见过面,好友也没加过的那种完全不认识。但,在知晓我要做这样一场在线讲座后,他也为我单独撰写了一篇推荐文,且是在我没有单独与他有过任何沟通的情况下:

在过去一周里,这样的事和例子还有太多太多,就恕我不一一列举了。我猜,你一定有疑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不止是你,连我自己对于这一周多里发生的事,也是颇感惊讶和触动,以及也有了许多感想和思考。

在此过程中,我的思考包括了:为什么这样一群人愿意帮我?以及,假设想让这样一群人愿意持续帮你,你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或者说做对哪些事?

下面我想要把我在此事背后的一些真实思考和感想分享给你。也想借此机会,对于所有为我站台、助攻的朋友、前辈们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1.

许多人在看到这群大V们集体为我背书后,跑来跟我说,老黄啊,你人品攒得真好啊。人品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确实知道,有不少朋友愿意帮我,是存在一些原因的。

这当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认可,黄有璨是个有价值坚守的人,他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一直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和思考(自己这么说可能有点不要脸,但从他们给我的反馈和他们的推文中,我看到感受到的,确实如此)。而这个认可,来自于他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一些东西。

2016年一年,我写了一本《运营之光》,也持续在面向整个互联网行业和新媒体行业在分享一些有关于运营的观点和见解,仅仅在2016年一年内,我个人文章在线上的传播量就超过2000万次。

在我的文章里,我总在不断呼吁大家,不要做仅仅只追求阅读数的“标题党”和“段子手”,要相信内容的长期价值;要尊重用户,但也不要一味迁就用户;要先给用户创造足够多的价值,再考虑从用户身上获取价值,等等。用我的话讲:做这些事的最大动机来自于希望看到这个行业能变得更好。

以及,2016年一年,我也和一群朋友、伙伴们一起创办了三节课这家公司。这中间,因为我们本身在做的事就是“教人怎么做产品和运营”,所以我们一直在坚守一件事:我们必须用我们在给大家讲的所有方法和理念来做这家公司和这个产品。这样,当我们取得些小小成果时,我们的成果就是我们最好的背书。

因此,过去一年多内,三节课从0到数亿元估值,这个过程我们几乎没有花一分钱推广费用。

于是,我的书被秋叶老师看到过后,他转手就推荐给了他团队内的所有运营同学。他说,这本书值得每一个运营同学认真阅读。

于是,我的文章开始被孙圈圈看到,她初看第一篇觉得还不错,连续看了几篇后开始觉得有干货,到了最后,用她的原话说是“在运营这个领域,我基本只看你的内容”。

同理,知乎大V,著名产品经理刘飞在看完我的书后,跟我说“感觉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运营,如何做好运营,终于有一本书可以推荐了”。

还有“幸福进化俱乐部”的发起人易仁永澄,我们之间的交集更加奇妙:我大约在三年前经历过的一些事被我写成文章分享出来,此后他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并从我的那些文章里收获了某些启发和交集。

以上这些,导致了在我跟这些素未谋面或交集甚少的朋友们提及此事时,他们几乎都完全不假思索地回应我说,有璨,你放心,你的忙,值得帮,我们也愿意帮。

2.

我在《运营之光》里曾经提到过一个我觉得可能是我最大的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它叫做“回报后置”。简单来说,它其实就是一种“不问回报,只管创造价值。且相信当自己创造的价值足够,自然能够从中得到回报”的看起来其实有点傻逼式的工作方法。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围绕着运营也好做人也好,你其实可以选择相信两种逻辑。

第一种逻辑,叫做“只有……才……”型的逻辑。例如:

只有你完成了KPI,才能拿到奖金;

只有你先给够了钱,我才会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服务;

只有你提供给我A,我才愿意提供B给你作为交换。

而另一种逻辑,则是“既然……那么……”型的逻辑。例如:

既然有人已经把A这件事做得足够好,那么我们愿意给予ta更多的额外回报;

既然有人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足够多的价值,帮了我们许多忙,那么我们也愿意毫无保留的为ta提供帮助。

上面提到的“回报后置”,遵循的其实就是后一种逻辑。而在我看来,我所相信的“回报后置”,其实有两种:

你要尽力认真去做一些对于行业、大众都能带来一些价值的事情(这个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秋叶大叔、圈圈等人愿意帮我的例子);

你要随手行善,多积善品。

我跟“剽悍一只猫”的作者猫叔见过两次面,两次见面,其实他来找我都没什么明确的目的,但我每一次都会了解他当下的一些状况后,试图给到他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比如说会建议他,目前他接广告的收入模式短期还可以,但长期不够经济,要考虑其他长期来看更结构化,更能解放自己的收入模式。或者是尽量接那种能让自己增值的广告等。

再后来,他认为我的建议还比较有价值,于是在遇到一些关于运营的问题时,也会给我打电话交流。

我跟Spenser从认识到见面,就更有趣。

去年好像是7月份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在朋友圈刷屏,我看到后写了一篇针对该文背后一些现象的批判文,于是我们就这么认识了。

最早,我们一起吃了顿饭,我给他介绍了两个人。再后来,有天晚上他在社群管理方面遇到些棘手的紧急问题,我在半夜12点的时候,跟他通了差不多1小时电话,给了他们很多建议。再再后来,他做了一个200万收入的爆款写作课,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在课程或“知识付费”方面更多投入,于是借着有一次他来北京的机会,我又给了他许多我们做了3、4年课程后总结出来的一些建议。

我跟“运营控”的作者飞鱼船长,认识时间更久,到现在为止已经4年。

这4年里,他的每一次重大职业选择时,我都给过他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在事后基本都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以至于,后来他遇到许多难以决断的问题时,也都会跑来问我。

类似的也还有许多人,我也不一一说了。

我总是会劝很多人:要尽力让你成为你朋友圈中的价值创造者,而非围观者或消费者。

我的朋友,前十点读书联合创始人燕恬也曾经分享给我一句意思相近的话:作为朋友,其实能够见一面是件听不容易的事,尤其如果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可能的话,在与朋友每一次见面时,都要试着给他们提供或分享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不辜负你们的这一次见面。

所以,现在的我也总会尽力践行这一点:也许我并不能经常跟许多朋友见面或交流,也很难能够及时响应大家的每一个邀约,但我仍会尽力做到:每一次见面,我都会试着尽力分享给一些我认为是可能会带来帮助的东西,哪怕只是推荐两本好书,或者分享近期我的一些新思考和新收获。

有时候,恰恰是这些早先不经意间积攒下的“善品”,让我可以获得许多意料之外的回报。

3.

上面说的是两个前置条件,满足这两个前置条件,你也许可以让很有人对你有好感,有意愿帮你。但如果想要让他们愿意持续帮你,你也许还需要做好一些其他的事情。

我能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你需要他们来帮你的事,最好是可以创造更广泛价值的,或者说,这件事它本身的出发点最好应该是能够“利于大众”的。

比如,这次要做这场叫做《未来商业世界中最值钱的一项能力》的付费讲座,背后最大的动机和初衷,其实是我觉得对于“运营”这件事,很多人都一直在谈,也都在说它很重要,但其实到今天,无论是互联网行业内、还是新兴的自媒体圈、还是在创业者圈子里,其实没有人能讲得清楚“运营”到底是什么,这导致了无论是从业者、创业者还是管理者,往往都会对于“运营”充满困惑。

于是,我觉得,假设我能找到一个解释或答案,能够在最为简短的时间内给大家把“运营是什么”讲清楚,并告诉大家该怎么通过一些运营的工作方法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业务或自己的个人品牌带来增值,这会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无论对整个互联网行业还是对许多那种听过了许多“互联网思维”却一直不知道如何落地的人,都是如此。

而这次讲座,其实就是我觉得我有了一些这样的答案,并想要把它分享给大家。

于是,当你想请求大家帮忙的这件事本身就能够给行业带来一些价值的时候,你的那些朋友们就会更愿意来帮你。

第二件事则是:如果你需要别人帮你,最好你来尽你所能为他们减少麻烦。

这是一件听起来特别简单,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做好了的事情。

以这次朋友圈愿意帮我推荐这场在线讲座为例,我能够预见得到,这些朋友们的公号定位和粉丝人群本身就是大不相同的,面向每一类用户介绍这场讲座可能都需要考虑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朋友们其实对于我到底要讲些什么其实又不是那么清楚。反过来看,如果这场讲座的推荐太“硬”或者讲得不清楚,反而影响到了粉丝对于这些朋友们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反而会是种损害。

于是,为了尽可能让大家省点心,我大概花了前后累计超过50小时的时间,一共出了13个版本的讲座推荐文案草稿,最后我从中挑了5版我认为还算不错的,分别针对互联网行业垂直人群和更为广泛的大众人群进行了分类,把这些文案发给所有朋友们供他们参考。

我跟他们说:这些文案是我能想到的相对较好来介绍这场讲座的方式,可以供他们参考,如果他们认为这些文案中的某一版还不错,也基本符合粉丝的阅读习惯,可以在前面加一些他们对我个人或这场讲座的评价推荐就差不多可以直接发布了。如果觉得还是感觉不太好,那也可以参考和借鉴里面的内容来重新组织一下。

并且,为了尽可能减少他们在发布时的编辑排版工作,我也把这些版本的文案都做成了微信图文,这样他们直接复制过去就可以了,图片上传、基本编排等工作都可以省掉不少。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想要找你帮忙,但ta在需要你行动配合前就已经把一些脏活累活全都干完了,让你可以稍稍更省心一些,你会不会更愿意帮这样的人一点点?

第三件事是:千万不要只是一味索取。

哪怕这些帮助了我的朋友们其实没有对我提出任何要求,我也会尽力去思考,我可以怎样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给他们更多的价值回报?

所以,你可能会在我接下来会发表的一些文章中,看到我也会真诚的去向大家推荐这些朋友们的微信公号。当然,推荐的前提,也一定是我真心认为他们的内容值得推荐。

4.

除了以上3点,想要让这些大牛朋友们愿意持续帮你,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因为它特别重要,所以我们放出来单说。

这件事就是:既然你都已经找了这么牛逼的朋友来帮你,你最好就真的把这个事做得牛逼、性感一点,这其实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和尊重。

最简单来想一下,你已经是一个时间金贵、有身份地位的大牛或大V,有一个你印象还凑合的人跑来找你帮忙,让你给他的活动站个台,你答应了。但后来,这件事被做得一地鸡毛,高不成低不就,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多少有点别扭?

最起码,别人提到这个活动的时候,可能会说:哦,那个XX站台的活动其实挺烂的。这时你会好受吗?

但相反,假设你给一个活动站台,最后这个活动办得风风光光,甚至在圈子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家提起来都会说,哎呀XX推荐的活动就是靠谱,就是牛逼。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会更舒服更有成就感一点点?

另外,强人牛人,也一定更喜欢跟那些靠谱的、能把事儿干成的人玩耍,他们往往在心底都会看不起和讨厌那些没事就贴着蹭着,想从自己这里拿走些小利小惠的人。所以,只有你真正做成了一些体面的事,才会赢得他们更多的尊重。

所以,我个人一直在恪守着一个基础原则:不要随意到处找人帮忙。如果真的要找人帮忙,那最好别人帮过你后你真的能干出来点靠谱或牛逼的事情,并把这个成果以及你是如何达成这个成果的分享给他们。

也所以,其实对于这场线上讲座,我也偶尔有些不安。不安在于,如果这么多牛人都愿意出来帮我推荐或站台,我却没能把它做得足够牛逼,那就真的辜负了所有的这些朋友。

截止到目前,在距离正式开始还剩下15天的时候,这场收费3.33元的线上讲座报名人数已经超过28000人——无论如何,在我个人的记忆里,这都已经是互联网圈内有史以来付费参与人群最多的一场在线讲座了。

稍好一些的是,就截止到目前来看,这应该肯定不是一个会让我的这些大牛前辈和朋友们觉得“丢人”的数字。

当然,因为有他们的推荐,这个数字也绝对不是什么值得大肆吹嘘的数字。

相反,相比起参与人数来说,可能一些其他的事情会更为重要。比如:

我到时分享的内容是否真的靠谱,可以让所有人有所收获,甚至是,这些分享的内容可能在后续能够被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和大众所认可?

关于“在你有一些新的见解想要面向行业或大众去表达”时,如何通过一些非媒体口径的新型途径和方式来对外进行传递,这整个过程中我的一些有价值收获和思考,我是否能够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他们所有人,让他们也能多少有些收获?

我想,等到5月4日结束后,真正能把上述两点做好,才是我对于他们最好的回报和尊重,也才能真正做到,假如下次还有机会,这些前辈和朋友们还会愿意再帮我。

所以,我还是会认真做好这两点。

最后收个尾吧。运营这个事,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目的就是要通过你的所作所为,让你的朋友、用户们都能够越来越多的知晓和认可你的产品或者你这个人,甚至还要渐渐产生好感,愿意与你进行互动。

说白了,最重要的内核,其实就是做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