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又去了眼镜店,测了视力,得知视力又下降了,也因此重新换了副眼镜。戴上新眼镜本该心情愉悦的,但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原来自己也有不喜欢新东西的时候,似乎有些奇怪,但却有迹可循。花费了金钱买了新东西固然可喜,但视力上升却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果然物以稀为贵,以前总羡慕那些为数不多戴眼镜的同龄人,总觉得眼镜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因此看到戴眼镜的人总会特别注意一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法完全翻转,似乎不带眼镜的才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因为处在电子产品触手可及的现代社会还能能够不近视的,很大一部分跟自制力有着一定的关系。
还记得很久之前朋友调侃说:“你最近视力好像有所增加,你是不是手机玩多了?”
我开玩笑地答到:“怎么可能,明明是书看多了,好吗?我可是个爱学习的人。”
朋友做了个鬼脸:“你确定吗?书看多了应该不至于让眼睛近视吧。你要不要分享一下你看了些什么书籍?”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到:“就几本吧,也不是太多,比如……”。
那个时候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内心却很诚实。深知实际看纸质书近视的几率实际不太大,绝大部分原因归于长期与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的对视。但那个时候并没有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眼睛上,权当朋友之间的畅聊,听过则过。但现在回想起来朋友说得确实是大实话。相比之前自己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确实翻了一番,怪不得视力有明显的变化。
再后来与小伙伴交谈聊到有关眼睛近视的话题,其中有一个点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是眼镜度数超过500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当时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有所关注。内心庆幸自己与500度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暗自告诉自己以后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视力了,得更加合理用眼了,否则就会有遗传给下一代的风险了。
但有些事情刚提到的时候特别注意,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便飞到了九霄云外。用“一时兴起”或是“三分钟热度”这两个词语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当时作着各种保证,但事后结果如何,有时候真得另当别论,因为保证和做到之间总归是有不同程度的差距的。就像我们中好多人都下定决心为了拥有好的体型,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身体素质更上一层楼等等原因而减肥,但结果如何,真的不好说,或许一看到美食一切都成了过眼云霄。
但在前行的过程中,生活总会用它自己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向我们诉说着一些以便引起我们的注意。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眼睛有些干燥,手机时间看长了总会有一些不舒服,而且揉眼睛的时候偶尔还会有一些疼痛,时不时还会发现眼中有些许的红血丝,看来自己得关注一下自己的眼睛了。
面对这些生活给予的小提示,自己终于把视力下降这件事情提上了日程。脑中过滤着最近能与视力扯上关系的那些生活点滴,希望能从中察觉出一些蛛丝马迹,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以防止眼睛度数再迅速上升。果然只要稍微留点心都会有迹可循。最明显的就是相比之前,碰手机的几率翻了好几个倍,几乎到了手机不离身的地步。
以前一到晚上11:00左右,手机就会自动关机,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就变成彻夜难眠了。而且睡觉期间自己时不时地还会伸手去摸手机,手机模式在夜间也从静音调为了有声,自己也从11:00之前睡觉过渡到了12:00左右。回想着熊猫眼,睡眠质量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之前做事情时,手机总会放在包里或是较远的地方,但现在手机就近在咫尺。而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带上它,就连吃个饭不管有事没事都拿着手机刷,不刷好像就不舒服是的。再加上好多事情都得用手机来处理,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可想而知。与手机基本趋近于零距离了,就算是睡觉时也要放在旁边,用“寸步不离身”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手机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但距离太近总会滋生出许多的不适甚至弊端。果然距离产生美,就算再喜欢,再重要也要保持适度的距离,否则适得其反。为了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美好新奇的事物,看来我得采取行动适当地疏远一下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