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自己能在现今的特殊时期读到这本书。
最近处境不是很顺利。疫情期间,经历了48天的“休假”后,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时,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复工后的几天里,我没有察觉到这一变化,我觉得这不过是偶然的巧合罢了。但随着次数的增加,我慢慢开始觉醒:哪个地方肯定出问题了。
第一时间,我把这个原因全然归结于外界的变化。因为,随着疫情的蔓延以及媒体的肆意渲染,日本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持有的偏见愈加强烈。
面对当前的变化,我还是拿着以前的方式和Ta们相处,迎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直到6月10日,情绪彻底奔溃。彼时,我只是安慰着自己:别退缩,迎接挑战。当时也没有想着去对自己进行一丝改变。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我在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别害怕后的第二天早上,我整个人都有点在打哆嗦。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害怕啊!
这一天里,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畏手畏脚地做着手中的活。还好的是,因为狂风暴雨,客人甚少,那天我平安无事地度过了一天。
当天晚上,临睡前我想着搜索一本新书看看,无意中发现了这本,名字熟悉内容遥远的书籍:《谁动了我的奶酪》。
它里边的思想为我接下来的改变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
整篇文章简明扼要,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在这篇文章里,“奶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我们生活中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也可以是金钱、豪宅、自由、健康,还可以是别人的认同和老板的赏识。或许它只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甚至还可以是诸如慢跑或者高尔夫之类的运动。
故事中的“迷宫”代表了我们不断寻找幸福的场所。它可以是你工作的机构、居住的社区,或者是生活中的人际网络。
越看越觉得自己在哼哼和唧唧中挣扎,有时像不愿变化的哼哼,有时也像试着去改变的唧唧。
看完后,顿然如释重负,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尽管我察觉到了处境的变化,却没有通过改变去迎接这个变化。我只是颤巍巍地在站个“迷宫”中,守着以前的“奶酪”,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这一天过后,也就是周五上班时,我不再战战兢兢,我开始改变自己说话的语气、放慢说话速度、更加平和、更加用心。
我时刻告诉自己:越是急的时候、越是忙的时候,就越要放慢速度,心平气和地和Ta们相处。客人急,但是你别跟着急,如果你急,只会火上浇油、乱了方寸。
我意外地发现,尽管依然遇到了好几个火急火燎的客人,但不知道是因为我这边的态度感染到了Ta们还是什么,至少没有再出现之前那样坏的结果。
谁动了我的奶酪
文中的“哼哼”,一直被安逸、不愿改变的思想控制着。而“唧唧”,察觉到奶酪已无,唯有改变才能拯救自己时,他勇敢地告别了“安乐窝”。
在寻找新奶酪的途中,他经历了两种思想的不断搏斗,最终信念战胜恐惧,他也如期找到了新的奶酪。
“唧唧”意识到,阻挡自己前进的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其实,心里滋生的恐惧比现实的情况更麻烦。
作出改变的“唧唧”,他不再被恐怖绊住脚,浑身上下充满着力量。
新的观念改变他的行为。他开始放下了过去的包袱,适应新的形势。
书中写道:改变自己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过去释然,从而迅速朝着新方向向前进。
面对变化时
①变化总是会发生:他们总会不断拿走奶酪;
②预测变化:时刻作好失去奶酪的准备;
③密切关注变化:经常嗅一嗅奶酪,这样你才知道它是否依旧新鲜;
④迅速适应变化:越快放弃旧的奶酪,你就可以越早享受新的奶酪;
⑤变化: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⑥作好迅速改变的准备,享受其中的乐趣:记住,他们总会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故事中的经典语录
如果不做出改变,就会被淘汰。
当你克服恐怖,就会感到轻松和自在。
想象自己正在享受奶酪,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新的奶酪。
赶快放弃旧的奶酪,你就可以越早享受新的奶酪。
抛弃旧的观念,才能找到新的奶酪。
只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并且享用新的奶酪,你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及早注意细微小变化,这会有助于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变化。
在自己害怕改变的时候,心中所留恋的旧奶酪其实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
感悟
面对已经定局的事情,与其抱怨不断,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放手,接受变化、重新开始。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让我们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吧。
致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