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帝国11-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这对熠熠生辉的双子星,不但是大唐天空上最亮的星辰,而且大概都能算是整个中华帝国历史上最耀眼的星辰,他们两人在中国文化上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甚至能超越儒家的开创者孔夫子。我这么说可能是有点过分,但也不是全无理由。汉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文明,人本主义的文明其主要体现是在艺术创造上,对于古典人类世界而言,艺术最为主要的形式就是诗歌,而中国是当仁不让的诗歌之国。李白和杜甫被中国人分别称为“诗仙”和“诗圣”,这一仙一圣,包容天地之美,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为崇高的赞誉了。

李白和杜甫代表着中国文明,华夏之美的顶峰。恢弘大气的大唐帝国孕育了他们,而他们,给大唐帝国带来了万世无限的荣光。但他们自己的人生却充满着悲凉和凄楚。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他的家世和出生地颇有些扑朔迷离。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另一说是其出生在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唯一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李白祖籍陇西李氏,与大唐宗室同宗。还有广为人知的一种说法是李白先祖可能是与唐太宗李世民争夺帝位的李建成或李元吉。理由多是基于某种特别的感情,甚至直觉。李白一生报国无门,好侠任义,放浪形骸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派头,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方面的联想。

李白的一生,大概可以以35岁左右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成年后到35岁左右,李白主要是在游历中度过的,基本上没有记载李白在此期间参与过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这很可能是受限于李白的身份。这也佐证了前述对于李白可能是帝系余脉的假设,但其实更可能的是李白的出身过于低微而导致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到帝国高级职场的竞争当中,要知道,大唐帝国的科举制度和宋以后的科举是有显著区别的,唐代的科举更为看重世系,家族,举荐等等诸多的社会关系资源,考试本身更多地只是一种必须的形式而已。而这恐怕是平民出身的李白所最为缺乏的。

总之,李白的家世过于薄凉,毫无背景人脉,再加上心高气傲的年轻的李白,想在这样一个花花世界里快速出头,几乎没有可能,这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注定的。此外,我们的诗人也没有,或者说很少去向达官贵人们主动推荐自己,甚至曲意逢迎,溜须拍马,借以谋求一个进身之道,这是当时社会知识分子阶层的常规操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是生来的高傲和不屑呢,还是四处碰壁之后的沮丧和屈辱,总之,李白没有做出这种选择。如果用今天的话讲,我们的诗仙恐怕并不是个高情商的人。

在十多年的四处游历和漂泊中,李白以什么谋生,我们不太清楚。大概只能猜想应该是靠诸多朋友,师长的帮助和接济,再加上可能是很短期的为达官贵人们的事务性,或者服务性的工作吧,比如教学,策划,事务处理之类的。毕竟,没有记载,也无法设想李白去从事长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而这些几乎是当时社会所能提供的全部谋生方式了。有记载说,李白最为困苦的时候曾经沦落到了与一些市井之徒相伴的程度。

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诗人应该还是生活得不错的。否则,哪还能有心思游山玩水,醉酒当歌呢?对了,李白在此期间还结过婚,李白一生大概结过三四次婚吧,娶的基本上都能算是名门之后,不过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历史上记述得很少,我们也就不再深究了。中国社会的贵族们自上古以来就有“养士”的传统,一定程度上这算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火种的一种有别于官方正统的,特殊的保护方式。落魄当中的李白应该也算是这种伟大传统的一个受益者。

这些日子里的李白其实更像一个流民,游荡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要知道,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啊。我们这个民族最伟大的诗人就在这样的盛世上漂泊。

仗剑远游十数年后,李白终于开始考虑自己的前程了。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34岁,他为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赋云:“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又云:“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同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由此,李白以自己卓绝的才华获得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被封为翰林,在皇帝身边行走,终于能够扬眉吐气,大展宏图了。

哈哈,不知道有没有成功地骗到你,这其实是我杜撰的,假的,人世间哪有这么轻易获得的荣华富贵。真实的情形是李白经过了如此这般的数年“艰苦奋斗”,甚至曲意逢迎之后,一无所获。在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和牢骚后,李白离开了长安,远遁江湖。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这才宣召李白进宫。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这回是真的,我们的诗人终于在蹉跎半生之后,成为了天子近臣,得偿所愿。这一年,李白已经41岁了。

获得了这种地位,换了一般人,凭借着皇帝的眷顾,只要自己稍微地克制和收敛一番,哪怕是虚情假意的客套也罢,适当维护一下和同僚,宦官等周围的人际关系,不说能红得发紫吧,起码也会成为整个帝国响当当的大人物。权倾朝野不敢说,但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顺带着号令天下文坛那基本上是跑不掉的。

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哪能如此轻易地成就。没多久,李白就厌倦了这种御用文人的无聊生活。他故态复萌,开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天子呼之不上朝。曾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整个一个持才傲物,不务正业,擅离职守,群众关系极差的官场混混的形象。毫不意外地,玄宗李隆基也自然放弃了对这样一个“品质恶劣”的狂徒的拯救。李白的政治生涯,如果这也能算是政治生涯的话,就这样还没有怎么开始就结束了。

此时距安史之乱大致还有十年时间,这一段时光李白是怎么度过的,历史上记述的不多,有的也就是经常的游山玩水,呼朋唤友之类的文人雅事,这都是诗人生活的标配。还算是比较大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在744,745年和诗圣杜甫的两次相会,这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两大巨头的高峰会议而载入了史册。另一件是李白终于了结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桩心愿,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了一个持证的正牌道士。大概可以这么形容吧,这十年间,李白过着大体上还算是安顿平顺的生活,拿着估计也不太多的朝廷薪俸,过着不咸不淡的小日子。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55岁,动荡的生活又一次来临了。为避战乱,李白携家带口,南下投亲靠友。757年,李白曾短暂在当时永王的账下担任幕僚,其后还因为这件事情被流放夜郎,后遇赦回返,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就是这时心境的写照。暮年的李白主要依人为生,四处漂泊,贫病交加。

公元762年,李白逝世。

这就是中华帝国最伟大的诗人传奇而坎坷的一生。坎坷自不必说,传奇也真是传奇。文人,侠客,混混,翰林,幕僚,还有道士,多个稀奇古怪的角色贯穿在李白的人生当中,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进行自我平衡的,兴许人家天才最不需要的就是所谓平衡。

还流行着一种对李白的评价。大概是说李白具有首鼠两端,畏首畏尾的性格。理由也很充分,说李白一方面有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韬光养晦,亲力亲为地从具体小事做起。没错,李白有着与帝国高层充分接触的机会,但他从来也没有试图采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和策略去影响和说服他们。李白从来就算不上一个务实的实干家,他的政治抱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用现在的话讲,李白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基本没有行动能力的失败者。

也许,只是也许,李白的人生算不上成功,但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地位确立无疑。他的影响力远迈盛唐。

他还有着我行我素,狂放肆意的一生。足矣。

再来说杜甫。就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呢,杜甫和李白基本上是平分秋色,各有千秋的。甚至一般认为,杜甫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大一点。因为杜甫代表着一种近乎于成熟的规范,而李白更多地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创造。创造多来源于一种无以遏制的涌动的生命激情,而规范更多地来自于一种自省的内观和沉淀。从情感的表达上来讲,杜甫充满着痛苦和经由这种刻骨铭心之痛的深沉。而李白更多的是愤懑和昂扬之间的交织。

所以,保守的中国文化当然更倾向于内敛,凝重的杜甫。这种评价我个人也认为符合艺术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就是说,李白在天上飞翔,而杜甫回到了人间。如果说李白是一个开始,那么杜甫就是这个开始的不说完成者,但起码是集大成者。简而言之,杜甫比李白更不容易。

如果要说到具体的个人生活,与李白相比,那杜甫就更难了。只提一件事就足矣了,杜甫的一个孩子曾经在他眼前活活饿死。对于一个普通人,一个父亲而言,人世间恐怕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还要更为凄惨和悲哀的了。

杜甫世家子弟出身,青少年时期家境还算优越,生活安定富足,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 。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看样子,游学是那个时代世家子弟的必修功课,有点钱呢,可以像杜甫一样优哉游哉。实在囊中羞涩,也得像李白一样来一番“穷游”天下,否则将来同僚们聚在一起吹牛闲扯,恐怕都会瞧不起没有游历经历的人。

随着年纪渐长,再加上家道中落,杜甫自然地开始了谋求安身立命之道。在这方面,杜甫要比李白幸运不少,起码他完全有资格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但是也就是个聊胜于无的安慰罢了,杜甫数次备考,全数落榜。的确不能责怪杜甫无能,考试历来是为选拔各种官僚准备的,考试选不出艺术家。至于当时流行的各种攀岩附会等诸多职场技巧,虽然没有过多记载,但考虑到杜甫关注现实的基本价值取向,估计也没少干,但无奈一来囊中羞涩,二来技艺不精,实在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结果自然只能徒唤奈何了。

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第一次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直到其后的十数年间,数次应试不第。杜甫客居长安,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了755年,也就是安史之乱那年,杜甫才被授予了一个叫做兵曹参军的低阶官职,干什么呢?主要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诸如此类的事务。这一年,杜甫已经44岁了。

44岁的李白虽然已经被疏远下放,但好歹也算是当过天子近臣,跟至高无上的皇帝照过面了,不管怎么,都算是名动天下了。但杜甫呢,估计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科级干部的身份吧。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已经继位的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这就是杜甫这辈子当过最大的官了。但屁股还没坐热,杜甫就因为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闲杂事务。而且,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

再以后,战乱还没有结束,中国大地上生灵涂炭,官场腐败黑暗。杜甫辗转流离,时而充任些小官,时而担当别人的幕僚参议,在老友们的帮助下勉强活命。值得一提的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生活稍微安定了一些,这一时期,诗人的创作也达到了高潮。杜甫最为著名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千古绝唱。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时年五十九岁。

有时候想想,恣意狷狂是一生,比如李白,勤勉持重亦是一生,比如杜甫。孰好孰坏?还真难料定。有点替杜甫抱屈,李白起码还痛快过,真应了孔夫子的那句名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转念一想,不是这样的憋屈和苦闷,又从哪里来那些直抵人心的美丽诗篇呢?

最后,想发点什么感慨,又好像无从说起。这两个大唐帝国的“美丽心灵”,完整的经历了从开元盛世的“天堂”到安史之乱的“地狱”之旅,命运几乎压得他们连挺直了身子都很困难,但同样的命运却又慷慨把他们送入了“圣殿”。还是用他们自己心里的话来结束这段叙述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