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可能知道《断舍离》,也学着丢了很多东西,拒绝了很多诱惑。但身边的环境是不是又杂乱起来,心绪也跟着纷杂起来?或许你该升级下新时代的幸福观了。
日本人写的书,读几本,就会有种感觉:有一个不错的主题,他们叫发想。前几章都还不错,对主要阐述的观点有详细的论述,也很会举例子。但往后读下去呢,往往有些收不住口,硬凑些字数往里面填。如果第一本销量好,出了第二本,那往往是没法看了,靠惯性赚点销量。比如说《断舍离》系列。
《少即是多》这本书,相对比较实在,作者把自己践行的心得拿出来分享,内容从头充实到尾,读着也不累。
允许我先针对中文版的译名吐个槽,原题目的意思是:少即是多,为了自由地生活,就幸福问题思考了一下。为毛活生生掰成了: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硬把我误导去作者是生活在北欧的日本人啊。
全书的主题是围绕着新时代的新幸福观这个观点展开的。当然你读了后,感觉我说的不对,可以留言来怪我。我从小学开始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就从来没全对过,不奇怪。一起来看下有哪些新鲜的点:
幸福感的变化-买买买的乐趣正在消退
幸福正从加法时代转变成减法时代,当然,日本发达比中国早,我们相应往后加个十几年就是了。
网络让我们更方便地买到了更多的东西,这一点毋庸置疑。每一次拆包裹的兴奋,拿到心头好的欣喜,满足感随之爆棚。但随着越买越多,类似功能的物品,只是有些许设计不同或功能更新,也被重复采购,这样满足感跌落就非常快了。变成没两天就开始空虚,需要买更新的东西来填补,如此往复。
那怎么破呢?不妨先把自己放下,变轻,不再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就不必要给自己贴上名贵的标签而买买买了。
日本出现的“草食族群”体,购物、旅行,都不热衷,倒是认真储蓄,认真工作。用老的眼光来看的话,就是没有欲望,没有激情。
回想前些年80后、90后被人贴标签的时候,一样被前辈们看不惯。但一类人群既然出现了,就是合理的。我观察到好多90后的工作态度,真是很认真,完全和之前说的脑残扯不上半点关系。之前不去接触、了解一个群体,就凭外界的说法做出判断,太瞎了。
人们因感受到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不再为旧的观念所束缚,也是一种进化。进化总是没有心旷神怡的,被前一辈看不惯,是正常的。
新的幸福感来自于体验和精神感受-小确幸的出现
如果说旧的幸福感建立在购买某件商品,或者升职加薪等大目标的达成,那每一次获得的幸福感拉升是非常高的,但相应的会有很快的回落。作者提出:连续的,确定的幸福感,可以形成长久可持续增长的幸福体验。
作者还顺道科了个普,“小确幸”的出处,村上春树的某一篇散文,度娘了一下,《兰格汉斯岛的午后》
小确幸的概念,在日本和台湾都非常流行。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后的低谷期,收入不再按照之前预计的每年上涨,甚至还有减少。在这种经济上行压力山大的环境下,部分人群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观,并作出了调整。也会被批评为不求上进,胸无大志,但不能否认,确实是一种靠谱的新时代幸福观。
新观念有一个重点是,以自己为中心,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不要把考虑身边人的感受作为借口,而是直面自己的内心想法,发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了,别人家的老公怎么样了,别人结婚了,对你生活中的选择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只有你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与其面对这一堆别人说应该完成的事,不如列一张不用去做的事情清单,避开它们。时间有限,选择真正重要的事情。同理,在选择生活物品的时候,也请认真选择真正重要的物品。
照例分享书中第二有趣的点:双城生活和游牧化生活
作者在自己常年旅行生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幸福观,最终践行了在日本和夏威夷两地双城生活的方式。从工作在市中心,就应该把住宅设在市中心的概念转变成——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租赁一个小的公寓,周末则可以住到一个远离工作地,且自己喜欢的区域去,在当地购置一套度假屋。
这个生活模式得以实现,得感谢日益发达的交通和信息技术,把过去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其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工作日的通勤时间,总的经济压力不增加,且可以在周末在不同环境,接受当地环境的刺激,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但要做到双城生活,有一点就是要尽可能的减少制约——也就是游牧化的生活。早先的牧民,由于草场迁徙,所有物品都得驼在马背上,也就决定了,必须精简物品,精简到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最低标准。(现在不少地方的牧民正在逐渐失去这种习惯,也加入了不停添置物品的行列)归纳下,做到以下几点会贴近游牧化:
- 不要做设备控,尽量减持设备
智能手机这两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可以取代很多电子产品的大部分功能:随身听,笔记本电脑,相机,录音笔等。尽管就功能上,可能略不如单一产品来得专业,但应付绝大多数情况已经足够。所以要多使用智能手机来处理工作、生活。 -
不要让信息存储成为制约
如果工作信息放在工作电脑,个人信息放在个人电脑,另外还有信息单独存于手机上,这样割裂的使用会有很大的限制,增添麻烦。把绝大多数信息储存在“云端”,在各个终端设备上都可以简单调取到并自动同步,就可以打破这个障壁。现在同步类软件很多,不妨挑一个试试。
- 再重复一次,选择对自己生活真正必要的东西,其他的都可以舍弃掉。甚至可以为此保留一定的“不方便”。
简单、健康地生活下去。通过体验“刻意的不方便”,对现代生活提供的极大便利,会更感恩,更具幸福感。
安利就到此为止,写很长的文字来介绍这本《少即是多》,违和感太强。因此我决定不告诉你这书里还介绍了要减少工作时间、不要把兴趣当工作、自媒体的重要性和”新幸福“的十个条件等很靠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