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精神分析疗法
五、荣格的人格发展观
荣格对我们深入了解人格、人的发展(尤其对于人的中年阶段)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他认为,当我们人到中年,我们需要放弃那些引导我们前半生的许多价值观与行为,并要学会对抗我们的无意识。最好的做法是,注重梦境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并从事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写作或绘画。我们在中年期的任务是,不再受理性想法的约束,让无意识的驱力有出场的机会,并将这些驱力整合到我们的意识层面中。
荣格认为人们并不是单纯地被自己的过去所塑造,我们会同时受到过去和未来的双重影响。对荣格而言,我们当前的人格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我们是个怎样的人,另一方面便是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在荣格看来,我们同时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的驱力,为了能够将其加以整合,我们就需要接纳自己的阴暗面——例如自私和贪婪的原始冲动。
荣格认为,我们大部分的梦境蕴含着众多来自无意识层面中的信息,这些是我们创造力的来源。
荣格指出梦具有两项功能:首先,梦境有预示未来的功能,它可以帮助人们为近期可能出现的事件或经历做好准备。此外,它们还具备有补偿功能——梦境可以平衡人们内在的两个对立面。当个体人格的某一方面出现过度发展时,梦境便会发挥其补偿作用。
荣格将梦看作一种表达的尝试,而非压抑或伪装。
六、当代趋势: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内心冲突和我们基本需求的满足情况有关。
埃里克森发展的自我心理学强调的是人生全程的社会心理发展。
安娜.弗洛伊德发展出的防御机制在自我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她大部分的职业生涯都在为将精神分析疗法运用到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而努力。
根据Ainslie(2007)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自其诞生之日以来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再形成过程,今天,它已经包含了众多种类的学派,如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精神分析学派”。所有这些精神分析的方法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其中一个就是:“作为人类,我们每个人都受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他人的影响,我们的情绪冲突以及心理症状往往和这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精神分析疗法的形式,其中包括探索个体内在的无意识认同感,以及探讨个体对外在事物(重要他人的观点)的内化过程。客体关系指的是个体心灵内部表征出的人际关系。
Heinz Kohut(1971)发展出的自体心理学强调的是我们怎样通过人际关系(自我客体)来发展我们自己的自我意识。
(一)发展阶段摘要
Margaret Mahler(1968)是客体关系理论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她看来,解决弗洛伊德理论中性器期俄狄浦斯情结的问题远不如儿童从和母亲的共生关系中转向分离且独立的问题重要。
Mahler将婴儿出生后前三四个星期称为“正常性婴儿自闭”。在这个阶段,人们推测个体的反应更多的是生理紧张,而非心理的发展。婴儿只能知觉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胸、脸、手、嘴)而无法知觉到完整的自我。在这个尚未分化的状态下,既没有完整的自我,也没有完整的客体。
Mahler理论中的第二阶段被称为共生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至第八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会非常依赖母亲。
分离/个体化阶段始于婴儿出生后第四或第五个月。这个阶段,婴儿会逐渐脱离共生阶段的相依关系。婴儿将经历与重要亲人的分离过程,但仍然会时不时寻找重要亲人以获得舒适和安全感。在幼儿培养意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就像是会提供赞美的镜子,适度的赞美可以帮助婴儿形成健康的自尊。
幼儿如果没有经历分化的过程,如果无法在把别人理想化的同时保留对自己的骄傲感的话,他之后就可能出现自尊方面的问题或自恋型人格障碍。Kernberg(1975)将自恋的人形容为:在人际互动中只会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强烈地需要他人赞赏、矫情、利用别人,时常会把自己寄生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上。
“边缘性人格障碍”也源于分离/个体化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种人格异常的特征是:情绪不稳、易怒、存在自我破坏行为,情绪变化大。Kernberg将这种症状形容为:缺乏清楚的认同感、缺乏对他人的了解、难以控制冲动以及无法忍受焦虑。
在分离——个体化的最后一个阶段中,个体对自我与他人的认知会逐渐趋于稳定。理想状况下,幼儿会开始与外界建立关系,却不会担心失去自己的个性化特点。并且,他们会以更加坚实的自我为基础而进入到后来的性心理及社会心理阶段中。
(二)边缘人格障碍与自恋人格障碍的处理
成熟的成人会拥有一种基本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根植于自由、自立与自尊,他们既不必完全依赖他人,又不会对亲近感心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