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一群资深医生们讲沟通与表达,其中有位学员过来探讨他为医学院研究生讲课时的困惑,专门用DISC进行了一个简单分折,因此就把这作为我的第五篇DlSC的输出文吧。
学习DISC后,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DISC能够用在演讲的所有领域,不管是准备演讲不是演讲过程还是针对对象,甚至结构内容,全都可以用DISC的结构要求或者行为要求进行调整。由于篇幅限制,今天就只谈行为表现的调整。
很有意思,演讲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艺术,所以在演讲中目标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您的演讲是否达到效果或者结果,可更有意思的是,目标感太强的演讲往往会遇到听众的抗拒,因为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往往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就如同河流
D特质较多的人,其演讲就是目的性强。所以D特质的人演讲时,虽然可能金句频出,但也需要因角色而发生变化,如是领导者,在演讲的表现中就可以D得明显些,因为听讲的都是下属;如果是名人可以D得明显些,因为听讲的都是因其名而来的。(可以在结构上进行调整,但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但如果D特质的人如果不是领导者的话,就要注意了,因为身份角色的不够份量,呈现出D的状态就要注意了,可能别的人不一定买账的。所以这时,适当地表现出C,能让很多人感觉有理;适当地照顾一下听众的感觉,于是S之后,大家就会回应你了。D的人,呈现出来往往就已经有了I的感觉了。
所以,D特质人演讲时,要是能注重语言的语气语调变化、注重在逻辑表达上的逐步渐进,关注台下听众的反应并有所调整,台下大部分人自然会被影响甚至达到D想要的目标结果。
I特质的人,在演讲表现中,会特别占便宜,因为其感染力、表现力、创造力在四类人群中特别突出,演讲时特别有“蛊惑人心”的力量,但同时也有缺点,那就是不能在熟悉了解他们的人中间演讲,容易穿帮,容易多次失信。所以要改变其讲如其人的特点,必须增加可信度,通过摆事实、讲数据、定目标、测效果等方式把自己的演讲演的更实在些,讲的更落地些,最后能做得更让人信服一些,这样的演讲应该能够获得不错的好评。
所以,不能因为会演而忘记了能做,避免只说不做的假把式,是I特质的人演讲取得最终成功的不二法门。
S特质的人是演讲中最容易取得好感的一种人。他们实在,他们温暖,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他们甚至可以把生命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表述得是如此的细致入微,但同时也会更多地陷入到这一点点的小事中,不能放大,或者只是在小处着手,小处着眼,而不能引发更深的思考或更广的探讨。所以有人会觉得这类人讲演讲太姣情,明明不大的事,让他们一说,一下好象象天一下样,太不可思议了。D或C可能会说,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大事需要我们去做,这人却沉醉在这微不足道的事件中不能自拔,听这演讲真是浪费时间。而I则会认为这么开心的事,怎么到了这人嘴里就变了味了.。所以S特质较多的人演讲时,需要调动另外三个特质,放大眼光,扩大格局,呈现出光明特性,让听众不会陷入自己的世界当中。
S,不管是大S还是小S,全都是靠身材靠脸蛋靠能言善辩而出位出名的,S特质的人,可不能丢大S小S的脸哟。
C是所有演讲人中最可怕的一类人。这种人逻辑思维能力超强,说话有理有节,动作一板一眼,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喜欢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他们的弱点,那就是逻辑太强,强到大家意料之处;说话太有理,理到听众感到不近人性;动作太刻意,让所有人感受到不自然不和谐;内容太多,多到听到后面早忘记了他前面讲的是什么。同时场上不能发生他没有想到的意外,只要一有突发状况都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不管这件事是对他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准备到的,应付得心应手,没有准备到的,打乱所有的一切。更惨的时,C总是会自己不满意,又总感觉与猪队友一起在战斗,于是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总体发挥。
所以C特质较多的人在演讲中要霁逻辑,但要控制层次;注意理性,还需要关注人性;适可而止,不要让完美控制自己可能性。在遇见完美的自己之前,我们一定会遇到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演讲,别看只是在台上的那几分钟,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性格喜欢甚至未来理想,一个人在台上的几分钟,呈现出的是一个人的经历,一个人的感受,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到人,碰见的事,还有一份心路历程,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
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你的过去,但我们可以对您的未来提出一些新可能,只要您愿意,我们,我都愿意陪着你走。
DISC,帮您调整行为,重写未来;
IPA,和你打造美好生活,因为你本来就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