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突然就喜欢上喝茶了。
效率很高的开了个茶室,从一无所知到分门别类的学习了解,乐在其中。
卖茶叶确实不是个赚钱的行当,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的,不过若通过这段经历修个仙风道骨,也算赚了吧。
这些日子学习茶,虽在皮毛,但还是忍不住想写写其中的感觉、对茶叶浅薄的认识以及与茶有关的趣事。
不拘形式,自当随笔。
我喝茶是零基础,之前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第一次去茶室喝茶,是因为与朋友约饭,时间尚早又没有地方可去,本意不过是想找个可落脚的地方聊天,然这一脚跨进去,生出了下面许多的故事。
那是一家装潢精美,但格局却不出新意的茶室,进门有小妹迎上来介绍茶叶,我也不知道喝啥,请她推荐,她像模像样的说,那就喝熟普洱吧,对胃好,还能减肥。
我也不信这个,想来总是要花钱的,就随她吧。
那应该是我第一次真正品尝普洱,竟经历了传说中的醉茶,微醺感觉十分好,脸红到耳根,后背心前胸不停出汗,比起醉酒的难受,这个实在太享受了。
我也是因为这个,开始关注普洱茶。
开始的时候,我分不清普洱的生熟。要看茶饼上的标识才知道是生茶还是熟茶。
因为很多人都告诉我熟普洱好,我就想,熟普洱这么好,生茶还寒凉,那为什么还要把茶做成生普洱呢?有人买生茶吗?这是后话,留到讲生茶的时候说吧。
正好家里有一些藏茶,都是朋友之前相互往来的礼物,我以前不喝茶,放在柜子里闲置多日,每次清理的时候都想把它们扔掉,是我先生说就放着吧,指不定哪天想起来要喝的。
果真还是他有见识。
我把它们都拿出来,生的熟的都有,各各不同的年份、产地,试着泡了几次熟茶,慢慢喝出些滋味来,我记得我撬开的第一饼熟茶应该是中茶2012年生产的7576,当时也形容不出来到底如何好或不好,只觉得每天都会想喝一些,挺有喝茶的感觉。
那段时间我也买了很多茶书,渐渐对普洱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大概是越了解越喜欢,也陆续买了一些熟茶,我的消费观是有问题的,当我分不清好坏的时候,我就想,贵的不一定是好的,但是便宜的指定不会是好的。因此我买的茶都很贵,这样一开始,就把嘴给养刁了,如今自已又开茶室,寻常的普洱真是很难入得了口啊。
人家说茶无定味,适口为珍。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没错,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好茶就是好茶。
作为一杯好的熟普洱,汤色是第一个感官认识,再然后就是口感,真的没有例外,真正有年份,又好品质的熟茶,没有便宜的道理。
因为做熟茶要经过发酵,这个过程是有风险的,一旦发酵不好茶叶就废掉了。所以直到现在,极少有人用极好的原料做熟茶,这个以前我不懂,到后来才慢慢知道。
那么本来就是不好的原料,还分出优劣,自然只能挑好一些的喝才对。
如今我不但喝茶,还跟朋友合伙收茶自已做茶。对茶叶喜欢到一定程度,也没有考虑销售的问题,首先考虑是我们自己喝,自然是挑最好的原料来做,量不大,但是力求原料产地好,干净,最重要是工艺一定要好,干净。
去年我们就做了两款熟茶,留着自己慢慢喝。
如果把茶当生意做,就不能太爱茶,不然就成了不好的不卖,好的又不舍得卖。
本来是正经的生意,变成纨绔的习好,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