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有没有爸爸呢?当然有,可是有时候她觉得没有。
她最先学会的称呼是爸爸,因为妈妈经常教她“爸爸”,奶奶也经常教她“爸爸”。毕竟,是爸爸这个人,把原本相互不知道存在的妈妈和奶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她很快就学会了,从此每天都会嘹亮地喊几声“爸爸爸爸”。
爸爸高兴的时候,小小更高兴。爸爸会给她喂饭;爸爸张开手臂,小小跌跌撞撞一路小跑扑进爸爸怀里;爸爸会把小小高高的扛在肩头;爸爸一起一落地做俯卧撑,小小扶着爸爸厚实的背站在旁边……这些都是小小感受到爸爸存在的时刻,这些,都是小小高兴的时刻。
可是,这样的时刻真是太少了。夏天到了,小小喜欢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走出家门还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出门对小小来说吸引力很大。可是爸爸不喜欢出门。每次妈妈要求他带小小下楼玩,他总有理由:太热了,太累了,还有事要做没空……
爸爸进了家门,眼睛和注意力就在手机、电脑、平板、电视之间转换,宁愿无聊到在网络上看别人吃串串,也不愿多看小小几眼;宁愿对着屏幕傻笑,也不愿多给小小几个笑脸。小小有点儿想不通,偷偷拿了爸爸的手机摔在地上,爸爸发现后变得好凶;小小又去摸摸电视,只是一个黑盒子而已啊,为什么爸爸喜欢看它胜过看我呢?还是快走开吧,不然爸爸会过来打手惩罚的。
小小十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出差了一个月。小小想念爸爸,在楼下看到成年男性伸手要抱她,她都会同意让别人抱抱。后来爸爸回来了,可是爸爸除了她摔疼了哭了之外,并不想抱她。她的爸爸抱需求得不到满足,转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可能遇到的任何男性身上。渐渐会走的她,看到别的孩子的爸爸,都会主动上前走到别人怀里求抱抱。妈妈每次看到都很生气,生气爸爸不尽职不尽责,生气爸爸不认真陪伴小小,生气在爸爸心中小小的重要性远不如那些电子设备。
小小猜测到,爸爸的理想应该是当一个隐形人,这样当他在家埋头于各种屏幕之中不理睬小小的时候,妈妈看不到他,就不会批评他;而小小的理想,是有一个不想当隐形人的爸爸,每天能够认真地陪她玩、逗她笑,哪怕只有一个小时也是好的呀!
这幅图中的场景,何时能够实现?小小已经努力学会了走,剩下的事情,就看爸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