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开始,Tal照例大概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关于积极者与消极者的对比,积极者并非感觉不到痛苦,两者的区别在于,积极者明白,这世界是不会事事如愿的,但我们可以扭转坏事,事情总能随着时间而好转的。
非常著名的“修女实验”证明了积极者享有的诸多好处,比如更具有幸福感、更能够健康长寿。这个实验开始于1932年,178位修女完成受训,她们的年龄大约为22岁,这些即将开始传教的修女受到方方面面的测试,其中一个就是她们要写自己的短小传记。很多年以后,根据对这些日常记录的分析,对比她们的寿命发现,寿命的长短与智商、居住环境等因素都没有关系,唯一有关联关系的因素是:积极情绪。
那么我们不禁疑惑,既然积极心态这么有用,为什么我们不是人人都成为了乐观主义者呢?如果我想要成为乐观主义者,我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挨个来分析。
首先,我们多数人没有成为乐观主义者,是因为我们觉得乐观主义不切实际,是谁让我们这样觉得呢?——主要是媒体。可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充斥着的新闻消息,绝大部分都是负面新闻,即使正面情况才是90%的常态,但是正面情况无法得到关注,举个例子来说,新闻可能会报道一个抛弃孩子的母亲,而不会去报道另外成千上万个怀里正抱着孩子的母亲,这就是新闻的特性。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媒体不应该报道这些负面消息,媒体的职能之一,就是把应该纠正的错误行为公诸于世,鼓励人们去行动、去改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是我们在被媒体影响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关注点,不要盲从于“媒体偏见”,要认识到媒体所报道的并非全面的事实,往往只是事实的几个侧面,而且通常是负面。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能经常听到有人说:“你太诚实了,不适合进入公务机关。”这就是因为在我们接触的消息中,普遍的都在说公务机关中如何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给我们造成了这样偏面的印象,而又因为这样的印象,诚实正直的人往往避开这条路,而进入了公务机关的人就会处处设防、不敢交心,久而久之,公务机关中诚实的人果然越来越少,于是原本不诚实只是个别现象,偏见却将个别现象变成了普遍事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变成乐观主义者似乎显而易见,社会层面要多宣传报道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新闻,至少不要比例如此失衡;而个人层面上,我们也可以在众多新闻网站中筛选出更为积极有利的信息源,进而避免被扑面而来的负面新闻熏陶成悲观主义者。
此外,我们常常忽略好事、关注坏事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会适应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反常才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只对变化敏感这一特征让我们更容易生存下来,比如我们会对突然出现的野兽保持警醒,从而成功逃离虎口,也会对一直充斥耳边的噪音逐渐变得充耳不闻,使得我们能更专注的做其他事情,这些都是好的方面。
但是,当这一特征应用到正面事情的时候,却会让我们忽略掉自己拥有的大部分美好事物,对于那些触手可及的幸福,很多人往往印证了“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句话。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怎样才能在适应消极的同时,不对积极的东西习以为常?——有,那就是培养感恩之心。对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保持感恩之心,感激我们的三餐、听到的音乐、欣赏的表演、周围的同事、安定的生活等等任何你能想到的方面,保持感恩时刻提醒我们这些美好的存在。
那么怎样来保持一颗感恩之心呢?只需要一次一次不断的反复练习而已,不妨尝试每天记录几件自己遇到的好事、值得感恩的小事,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它将会彻底改变你的生活。但是这样做有一个缺点,就是反复练习的事情很容易成为习惯,而失去新鲜感,导致成为一种例行公事,不再用心对待。那么怎样保持这种新鲜感呢?很多研究为此给出了建议(这就可以是今天感激的内容之一):
首先,可以引入多种多样的新事物。比如,这几天写工作方面,过几天就侧重于生活方面,这次写孩子的笑容,下次就是她跌跌撞撞的走路。
第二,用心法则。即使相处很久的人,还是有我们未曾发现的一面,而这只有我们专注的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比如夫妻,用心不断的挖掘对方新的侧面,会让相同的两个人在婚姻中始终体验不同的风景,其他的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形象化。研究表明孩子们会在脑海中把词语图像化,也就是说到某个词的时候,他们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对应的图画,而我们成年人对这些早已麻木,摆脱这种麻烦的办法之一,就是重新在脑海中形成图像,像孩子们一样充满了兴奋和好奇。
本节课的最后,Tal讲述了他的外婆的人生故事,一段令人唏嘘却又感动的故事,生活中虽有无数艰辛,却始终能看到这世界的美丽之处,向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