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这其实是中国人的翻译。此“节日”是一群出版商提议的,原名叫“图书与出版日”,侧重点是讲尊重知识产权。但到了中国,便被翻译成“世界读书日”,当然,“图书与出版”也有阅读的元素在里面,但人家原来的重点不在这里。不过,针对中国的现实状况,强调“读书”也没错。
中国的什么“现实状况”?就是读书的人数大有减少的趋势,而且丝毫没有“违和感”,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作为一名教书人来说,虽然自感读书量和文字输出量都不够多,对读书的话题,但也想发表点浅见。籍此激励自己,也希望能影响到在读书路上依然踟蹰迷茫的你。
上个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对大中小学校的读书活动给出指导性意见:如激发读书兴趣、融入全民阅读、培养终身阅读习惯、丰富读书内容、中小学阶段要重视引导学生加强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阅读;大学阶段要引导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加强科技史、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阅读,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阅读。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丰富学生阅读书目,做好内容审核把关,确保青少年学生读物质量。丰富读书活动、拓展读书形式、突出读书主题、统筹读书对象、优化学校读书环境、.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加强学生阅读指导、健全交流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一些内容。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家在助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方面的的全新和全面的指导方案。同时也反应了国家对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群体的总体阅读水平和阅读氛围的关心和关注。反过来讲,我们全社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气质还没有真正培养起来,或者说书香中国的建设很多工作要做。
主要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数量:有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纸质图书阅读更受欢迎。从城乡对比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61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77本,均较上年有所增长。但总体上看人均不到5本的数量,似乎更多的中国人每天几乎机不离手的的情况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阅读质量: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未来学校校长叶翠微说,他看到一个调查:中国中学生最喜欢读的10本书中,不少是武侠、玄幻、流行小说。然而,同年龄段的美国学生最喜欢的书却是《理想国》《利维坦》这样的经典。起点就不一样。因为阅读能力是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从小对孩子的阅读趋向进行恰当的引导,对孩子未来的终发展会有重要影响。
叶翠微认为,阅读是分层次的,读不同的书,今后的人生路径也会不同。由此,他鼓励学生多读经典。经典读得越多,获得的思想自由、精神解放就越大。这是青少年的的阅读情况,那么我国成年人群体的阅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近日,当当网发布《2023国民阅读洞察》。报告显示,就河南省来看,郑州居民购书量、购书人数量,人均购书量稳居河南各市之首。2022年河南读者购买最多的10本书分别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活着》《被讨厌的勇气》《三体:全三册 》《保重》《杀死一只知更鸟》《生死疲劳》《次第花开 》《遥远的救世主》《苏东坡传》。虽非学生的阅读层次可比,总体的阅读品味较上一年读的统计报告上升了不少。
这些点滴进步社会的发展,人口素质提升和国家的全方位激励和引导密不可分。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看我们最高领导人的言谈举止和谋略决策,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丰厚学识的展现可见一斑,持续和深入的阅读和广发的社会实践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树立了典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民族发展,不管从社会建设还是个人成长,阅读都已经成为共识。
阅读到底有什么用?这是不少人的肺腑之言,说白了就是“阅读没有什么用”、
曾有个年轻人给杨绛写信,抱怨社会太浮躁,自己内心十分困惑。
结果杨绛先生直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
读书,可以去噪养静。
他说:“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这是王小波对“为什么那么痴迷于读书的回答”
要明白,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会化作你灵魂中的滋养品。
没事常读书,腹中有诗书,就是在为你的生命化妆。
作家周国平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
当你被困在情绪的偏执中,想不通、看不透之时。
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体验,却能悄然给你一种新的视角,助你疏通郁结。
曾有读者给罗翔老师留言:
为什么工作了,还要继续读书?您能否给我一个读书的理由?”
罗翔就在视频中给出了答案:
读书让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如此伟大的灵魂,我们要与他们对话。
读书人,特别是专职读书人和写书人的读书感悟,总能给人深刻的启迪和无尽的怀想。
但对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也许他还感悟不到如此深刻的读书妙用。
但至少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筛选更多优质的读物,让孩子在自己的书籍王国里去探寻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换句号来说,甚或体味不到读书真正意义的孩子们也可以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中体会读书的乐趣。
很多时候,写作也是促进持续阅读的有效方式,也是增进阅读深度,优化阅读层次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