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6月6日日 6:48-7:08
坐享:20分钟
地点:家阳台沙发
姿势:单盘腿-右脚
景音乐:笑来冥想指导
*冥想观察*
跟着笑来冥想指导全身扫描一次,扫描后集中意念呼吸至结束。跟随扫描时,感觉不是很强烈, 也不够专注,一个一个的念头会不受控地突然冒出来;后来改为想象气血流动,意念到哪儿,就感觉气血到哪儿,通畅温暖很舒服。奇怪地是关注呼吸后总觉有些胸闷气短,只有很深很深的呼吸才感觉彻底,感觉像得了什么病似的。可是为什么平常呼吸没有不适呢?
*坐享感悟*
早上8点20又去了瑜伽。恰巧今早的瑜伽老师强调了呼吸的重要性,她说很多人做瑜伽只关注自己的体式做得正确与否,到不到位,却忽略了当下最重要的是呼吸。在瑜伽过程中只有关注呼吸才能更好的与自己对话、更好的觉知身体,才不会因为一些难的体式不自觉憋气亦或浅呼吸;倘若憋气,不如放弃和自己对抗较劲。
当我问到我冥想时深呼吸的困难时,她解释说虽然浅呼吸会让我的身体处于长期缺氧状态,但它已经习惯了浅呼吸;身体一旦改变习以为常的呼吸方式,刚开始是会不舒服的;就像习惯抽烟的人,一旦不抽烟了,身体刚开始是会非常不适应的。 因为身体适应了浅呼吸,所以没感觉难受;深呼吸时,身体一时不能适应,就有些不舒服了。呼吸只要日后循序渐进的深入,是会给身体带来正向改观的。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呼吸越来越浅呢?
不同的情绪体验发生时,人会有不同的呼吸韵律。尤其是在紧张、害怕的时候,常常会忘了呼吸或者暂停呼吸。但其实在这个时候,人最需要的是深度呼吸,才能把因为负面情绪产生的毒素释放掉。
还有随着年岁的增长,平常又很少锻炼身体,身体机能慢慢退化,呼吸浅表能维持机体的基本运作。
这让我联想到“适应性”这个词。百度了一下,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适应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人类的一大优点,极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它实行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运行法则,适应了这个,那个就退化了,此消彼长,环境退化到过去时,相应的适应技能早就无所踪影了,这时,人很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
从此可以看出,我们要提防自己满足于各种“适应”,也就是满足于舒适圈。碰到不舒服了,也一定不要慌慌张张就判断是哪里出问题了。暂时抛开感情和情绪的自然反应,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碰到的状况是正向还是反向的反应。只有警惕舒适圈、时不时跳出来并将理性分析代入,我们才不会被表面蒙蔽,做出错误的决定,就像如果我冥想时深呼吸带来的不适让我放弃了深呼吸,这将会是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