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虎:《家史简述》

          王德虎:《家史简述》

    东孝原村王氏家族队伍庞大,历史变迁中遗留为弟兄三人,后被称为东份、西份、南份。东份支族相对集中,西份支族相对分散,南份人口相对较少。我家属于东份一支,现存家谱记载是从十九代(我曾祖)开始。

    曾祖讳明珠,有一兄长讳石珠,弟兄二人年轻时,恰遇清末光绪年间,山西有一次大旱灾,大饥荒。石珠公赴河津北张村某财主家当长工,聊以糊口。明珠公在家也不能过活,乃乞讨至北张村寻兄。财主心性仁慈,见石珠公兄弟二人遭际可怜,遂破例收留明珠公,兄弟二人在一起做长工。第二年,天降甘霖,财主算清工钱,又赠送粮种,石珠公兄弟二人乃得返乡务农。

    石珠公有一伯父,早亡无嗣,石珠公过继于其后。与明珠公虽为亲兄弟,但成两家人。兄弟二人亡故后,明珠公葬入原祖坟(三队坡顶),石珠公则另葬于赵卜崖。

    石珠公生三子,大房曰清海,其后代俗称前头院,振红、振龙、显红、永红等人即是其后。二房曰埃海,俗称后头院,振芳、振强、振波、振涛、振康、振兴、振杰、振奇、振彪等人即是其后。三房曰中海,振川、振全、振锁、振鹏、振元、峰元、王震等即是其后。

      吾曾祖明珠公生三子,大房曰新明(我祖父)、二房曰新正(即孝廷、孝虎、孝泽、孝奇、孝忠、孝勇、印喜、仲泽、伟泽、建泽之祖父)、三房曰新平(即志仁、志荣、志廷、志良、志勇、志兴、志刚之祖父)。

    吾祖父新明公,生三子二女,长子继通【会民、仲民、建民、(女)廷梅之父】、次子继甫【来民、(女)爱梅、爱群、爱英、爱变之父】、三子继华【德民、德泽、德虎、德丰、鸿全之父】。长女曰改菊,次女曰喜淑。

    吾父曰继华公,在兄弟姐妹中为最小,吾出生时曾祖父已不在,祖母于我三岁时病逝(娘家南陈村),记得她长一双大眼睛,人比较勤快,干活利索,快人快语,待人热情,头上经常绕一条黑色头巾,穿一身黑色衣服,缠一双小脚。

    祖父去世时我已20岁,对他的记忆还是不少。祖母走后他一直一个人生活,经常一个人拾柴背着回家,有时还一个人给生产队拾粪、看瓜、看场。他习惯把钱压在枕头底下,而他的大门经常不锁,别一个小木棍,后来常被调皮少男窜屋盗窃。

    祖父是个很勤俭的人,吸旱烟,写的一手好毛笔字(颜体),当时在校学生练毛笔字都让他写字帖,每张2分钱。我也用过他的字帖,但没有见过他当场写的毛笔字。据说祖父以前当过兵、做过教书先生。

    祖父的身体一直不错,大哥德民在祖父家陪他睡了好多年,后来大哥走后,祖父继续一个人住。有一天晚上他起夜晕到了,头部被碰破了一个大口子,后来未能痊愈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

    大姑改菊,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大,结婚前她是家里的管家,里里外外都是她操心打理。嫁到太赵村,后来又随着姑父去了陕西杨凌定居,生有四女一男【(女)春贤、春玉、春玲、春桃、(子)志红】。

    大伯继通排行老二,年轻时很是能干,能说会道,小生意做的甚为精通,当时是家里“财政部长”,给家里的贡献也最大。

    二姑喜淑排行老三,嫁往高村乡,命运多舛,育有一女一子,女曰兰珍,子曰绍先、中途不幸早亡。

    二伯继甫排行老四,参军入党当过干部,跟随陈锡联跃过大别山,进军大西南(四川),退役后回村担任过多年村干部。

    吾父继华排行最小,完全小学毕业,曾在天津武清当兵入伍,任排长,退役后回村曾担任民兵教练,娶妻太赵村南社李氏,生有五子: 长子德民生有二女一男,即兴玲、兴倩、兴杰,兴玲生一子曰聪睿,兴倩生一子曰岳赵宇,兴杰生一子曰杨烊;次子德泽生有二男,即兴斌、兴辉,兴斌生一女曰可欣;吾排行老三,名曰德虎,生有一男一女,即兴攀、香宇,兴攀生一子曰辰汐,香宇生一子曰吴柏霖;四子德丰与五子鸿全属双胞胎,鸿全自幼送人于稷山翟店。德丰生有一男一女,名曰威力、美力;鸿全生有一女一男,名曰梅梅、兴朝。

(有待后续)

2025年9月10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