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令我尊敬的教师前辈们写的“我的阅读史”,比如王开东老师、蔡朝阳老师,闫学老师等。他们都有很长很长的阅读经历,从童年到中年,他们的阅读书目在不停的更换,而阅读的兴致有增无减,每一次看到这些前辈们讲述自己阅读的故事时,我都有点自感惭愧。与他们相比,我的阅读史短的可怜,我真正的阅读也只有最近三年的时间,算是一个没有阅读史的人。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童年在乡村里度过,我的书包里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和练习册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课外书,很多人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就会想起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给他们讲的童谣或者故事,在我的记忆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野地了疯玩以外,我的童年一片空白。我唯一记得的就是童年时期,我家有一台收音机,每天中午的时候,我就喜欢听评书,评书大家单田芳那种声音令人陶醉,我记得那时候我听过《童林传》、《七侠五义》。上了中学以后,我读的书依然限于教科书和练习册,课外书基本没有, 我所就读的那个初中是一所乡镇中学,没有学习的氛围,更没有丰富的课外书可以阅读,现在想来,在最应该阅读的时候却没书可以读,实在是遗憾。但是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上了高中以后,从来没有读过课外书的我依然不读课外书,也没有课外书可以读,那时候班里有同学在读武侠小说,书是从外面的书店里租来的,大概一天几毛钱,那时候,我看着他们津津有味的阅读厚厚的一本小说,心理一直有这么一种疑问: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呢?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校门口旧书摊上的杂志,那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青年文摘》,我把生活费节省下来一部分,买了很多旧杂志,也许正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对文字的东西慢慢了有了感觉,但是我依然没有读到过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现在想来,中学阶段是阅读的最佳时间,可是,我遗憾的失去了。高中毕业那一年的暑假,我从学校门口旧书摊上买到了一本盗版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陪伴着我度过了那个漫长的难熬的暑假,这本书带给我很多个第一次,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知道了知道了小说中不仅仅有武侠小说,还有写平凡的人间生活的小说,我第一次知道了文学界还有一个奖叫茅盾文学奖,我第一次体验到了小说的魅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给了我难以磨灭的印象,作者路遥在小说中所发的议论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之间还记得书中的这样一段话:“生活的大剪刀是多么的无情,它要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对每一个人的命运进行剪裁!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这段话对当时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启迪,那一年我的高考失利,心情极度郁闷,这段话正好符合我的心境,我那时还年轻,看到这样的句子,深深的被振动了,“是啊,生活有时候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有着无法超越的各种限制,但是未来我还要继续走下去,跌倒了再爬起来。”我从小说中的人物孙少平的经历中得到这样的启迪: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人都不能自甘堕落,人的出身可以低贱,但是精神可以走向高贵。也就是从那一年的暑假开始,我迷上小说,暑假过后,我复习了一年,学校门口那个旧书摊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尽管那个旧书摊是临时的,卖的几乎都是盗版书,每个周日的下午我还是会在那里消磨半天的时光,那一年,我读了《人生》、《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飘》。但是后两本小说我读的似懂非懂。
进入大学,我学的是理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对环境不熟,没有去过几次图书馆,由于是理科的学生,班里的同学也没有读课外书的氛围,大一那一年,就学了几本理科的课本。我的阅读量的增大是在大二开始,说实话,我不是学习理科的料,我在课堂上也是认真的听,但是听不懂,那些繁琐的物理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我慢慢的觉得与其这样上课的时候登着两眼听天书浪费时间,不如去图书馆借点什么书上课看(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更没有现在的智能手机,如果有,估计上课我就玩手机而不是看书了,谢天谢地没有手机)。我显然不是好学生,但是我感谢我大学四年没有完全做好学生,我的很多书都是在那些听不懂的课上读完的。我整整读来两年的小说,基本上都是外国文学名著,比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德伯家的戴斯》、《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罪与罚》、《地下室手记》《少年维特的烦恼》、《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等,我那时作为一个理科生,读这些文学名著纯粹是为了打发上课时那些难熬的时光,我不懂分析,也不会鉴赏。读完以后,只是了解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浮沉。现在想来,这些文学名著对我的影响深远,我现在对于书的热爱,对于文字的敏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的。有一次,我在图书管里借到了一本卢梭的作品《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第一次知道了书还可以这样写,这是一个老人在散步中的所思所想,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思索人生的真谛。我还记得那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周国平的书,又一次我在图书馆里借到了一本名《周国平经典作品集》和一本《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这是两本盗版书,书中收录了作者大部分哲理散文作品,有一段时间,我对这本书读的入迷,我又一次感叹书还可以这样写,我反复的阅读那些哲理散文,摘抄了很多我感觉经典的语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哲学思考,我越开越发现,书中有一个宏大的世界,那是一个不同于理科教科书那样的世界。我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视野打开了,越来越爱上了思考。我现在喜欢沉思默想,并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正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习惯。
参加工作以后的头几年,我任职的单位是一个县城中学,那里的老师们基本上不在办公室读书,这可能是当代老师们的现状,我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为了能教好课,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认真的备课和上课上。后来到了市里,为了能在新的学校站稳脚跟,我一心教学,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教课上,用在了辅导学生上。就在三年前,我在超星网上看了一个讲座,那是刘良华老师做的关于家庭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就是这个讲座改变了我最近三年生活。三年前,已经在讲台上站立了五年,教了三届毕业班,对于教课,我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但是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了进步的能力,好像进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刘良华老师的那个讲座,我从此知道了还有“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词,我还知道了网上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书,刘良华老师在讲座的最后,一再强调教师读书的重要性并推荐了网上买书的几个大的网站,比如亚马逊、当当等,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学会了在网上买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三年来,我已经购买了一千多册的书,刚上班的那几年工资很少,每个月的工资都全部花光,我就是人们说的“月光族”,但是我每个月固定不变的留出一百到二百元来买书,慢慢的购书也有了经验,知道了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的适合教师读的书,是经典的好书。在购买的同时,我挤出一切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我阅读的速度永远比不上购买的速度,到现在很多书还沉睡在我的书架上,没有来得及读。我的阅读范围一开始集中在,心理学类和教师阅读的书,比如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比如佛洛姆的《爱的艺术》、《逃避自由》,马卡连柯的《家庭和儿童教育》。古斯塔夫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建议》、《育人三部曲》、《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卢梭的《爱弥儿》等。这些书对我的教学和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慢慢的突破了职业发展的瓶颈,通过阅读这些书,我感觉到我的内部慢慢的产生出一种力量,再跟学生上课时,不会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开阔的思路。尤其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细心的读了两遍,做了不少读书笔记,写了上万字的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表达的观点,让我激动和钦佩不已,我感觉找到了知己,找到了学习的榜样。由此我形成了一种观念:好的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没有也不可能有用在任何地方都适合的教学方法。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我决心做一个这样的老师,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给学生知识。
后来,我买来基本阅读的工具书,魏智渊编写的《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阅读不能一直是一本糊涂账,教师阅读要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有清晰的等级规划,由浅入深,逐步成长。这本书中提供了很多经典的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目和适合教师观看的电影目录,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阅读启示。我的阅读工具书还有朱永新老师的《我的阅读观》和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种超凡的阅读体验,这是一本直到阅读方法的书,值得每一个致力于阅读的人读,阅读一本书不是一本糊涂账,拿起一本书从开始读到结束,这本书告诉我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文学性的书籍有其阅读方法,论说型的书籍有其阅读方法。
有了这些阅读工具书的指引,我感觉我的阅读过程也上了一个台阶,最近三年我的阅读视野越来越扩大,前年,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我就开始读《明朝那些事儿》,也可以说正是这本书唤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接着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我读了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的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许倬云的《中西文明的对照》、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还有《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读了这些历史书,我产生了困惑,我想这些历史史实和逻辑分析的背后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不同的文明演进的方式,我把阅读的目光对准了中西文化史:之后,我读了《中华文化史》、《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文脉》、《西方文化史》、《犹太文化史》。阅读这些文化史类的书籍,我慢慢的认识到文化的力量,人作为一个人生命个体在任何时代都会受到当时文化环境的影响,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产物,比如大唐盛世的那种开放的文化氛围就会孕育出李白,中晚唐时期由于安史之乱,使得辉煌的大唐盛世一区不复返,致力于描写人民生活疾苦的杜甫就在这种背景应运而生,这些都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关。正是在阅读文化史的书籍中,我想到,文化的力量是很强大,中西文明的不同正是两千多年来文化的不同而形成的独特景观。但是文化力量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于是,我又把阅读的目光转向了美学和哲学,我先后读了朱光潜的《谈美》、《文艺心理学》、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蒋勋的《美的沉思》、《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还有《中国哲学简史》、《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大问题》,通过读哲学史,一个又一个哲学家的名字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一座宝藏,每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知世界和自身的方式。我最爱读的就是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完这些书已经是去年上半年了,我从历史读到文化,又从文化读到美学,又从美学读到哲学,这样转了一个大圈子之后,我又回归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阅读中。对于我的专业成长来说,教育学类和心理学类对我最有帮助,但是这一个大圈子也不是白饶的,读这些书给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底色,我称这些书为打底子的书,读了这些书以后我才有更为深的历史感,渐渐的对事物和生活的看法变得更为深刻了。
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我一直在阅读心理学和教育学类的书籍,我把以前读过的心理学类书籍又重新读了一遍,又读了《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活出生命的意义》、《孩子是个哲学家》教育学类有《教育学》、《教育哲学》、《什么是教育》、《教学机智—教育的智慧意蕴》、《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同时,我还读一些畅销书和一些小说,比如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国文化的二十四堂课》、《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季羡林的《季羡林自传》、《牛棚杂忆》、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丰乳肥臀》、《檀香刑》,还有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
最近三年来,我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读书了,我不看电视,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娱乐活动,挤出一切时间用来读书,不论干什么,只要觉得有读书的可能,我身边都会带一本书,准备随时阅读。读着读着觉得自己就变了,工作有了底气,心智更加成熟,最近三年,在阅读的道路上走的已经有一段路了,越是读的多,越觉得自己需要读的东西太多,由此我理解了以前有人说的:越是有水平的人越是谦虚、越是谨慎。是啊,知识是无限的,像汪洋大海一样,你不投入阅读就算了,你一旦投入了就再也没有回头路,越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越是觉得自身的渺小。
致力于阅读这三年来,我渐渐的摸到了一些阅读的门道,渐渐的走进了教师阅读的圈子,今年二月份,我有幸加入和河南教师读书会,成了会员。在这个读书的圈子里,大家有好书共享,相互交流阅读体验和感悟,我深刻的体会到圈子力量的强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干什么样的事,你干什么样的是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成长包括身体的成长和心智的成长,成年以后,我们的身体已经不再成长了,但是心智和精神依然可以成长,阅读,让我的心智和精神得到了迅速的成长,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是的,阅读让我增加了对于纷繁世界的理解力,让我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在阅读中,与那些从未谋面的高尚的智慧的人谈话,阅读,把我的生命带向远方。
现在,我走在阅读的道路上,视野逐渐开阔,心智逐渐成熟,并且能流畅的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阅读,我越来越感到:有好书在,人生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