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回顾一下在上篇文章分享的第一个管理常识:管理,就是做好一系列决策,以及围绕这一尝试展开的五个知识点:1、没有不需要管理的员工 2、告诉下属什么是最重要的 3、区分组织决策和管理决策 4、没有完美的决策 5、定期和下属复盘。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第二点管理常识:
管理,就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不要证明自己的对错。
在这里,老师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16年11月,老师公司决定继续举办迎新大课,规模是1000人,在上海。因为第一届迎新大课很成功,所以老师希望这次可以办的更好。
老师把这个很重要的项目全权交给公司一位骨干负责。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这位骨干的管理经验更进一步,这样在接下来的2017年,可以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不过,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公司在10底成立项目组,开始筹备工作。然后,直到12月中旬,老师都没有收到特别清晰的进展反馈。过程中,几次提醒这位负责人,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这位骨干直接发了老师一份非常详细的Excel。
看着满屏的细节,可想而知,老师心里是多么的不舒服。因为,老师不需要知道这么多的细节,他只想知道项目的关键进展。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询问了另外一位管理层,想知道这位负责人的真实想法。
为什么迟迟不愿意和我反馈。
结果,得到一个很意外的回答:
老板催的太紧了,既然让我做项目负责人,我就一定会把这个项目做好,我做好了,自然会给老板看。如果做不好,我也会承担责任。
听到这个反馈,老师才明白,原来他特想向老板证明,他的方案是对的,他的想法是对的。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
无论他做的对还是错,老师和他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何况,对错并不是关键,能让整个项目顺利推进,让项目顺利进行,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作为他的领导,老板向他了解项目进展,并不是为了判断他做的对不对,而是帮他判断一下项目的进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给他提供一些支持。
知识点二:不要评价上司的对错
对于很多管理者,都会进入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评价上司的对错。
这里想跟大家建议:
首先,屁股决定脑袋。你上司的位置决定了他比你看到的更多,思考的也更多。主观猜测他得想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你也没有权利评价老板的对错。他做的怎么样,会由更高级别的人来评价。
其次,你的职责是帮助老板达成他得目标,不管你在哪一个位置。
最后,如果上司特别希望你,按照他的方式来执行。你也应该服从他的决定。当然,你可以和他提出你的建议,但最终决定权依然在他。
知识点三:定量比定性更重要
在前两点中,我们为什么一直在讲“对错”不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管理是要对绩效负责的,比对错更重要的是行动,能验证对错的也是行动。
所以,这里要提醒大家,多一点定量思维,少一点定性思维。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定性,什么是定量?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你发现一个方案有问题,然后你说:这个方案不合理。这就是定性。为什么定性思维要不得?很简单,定性会让行动暂停,对事情的推进没有帮助。
那么是定量思维?就是你发现一个方案不合理,然后你说,这个方案在某某方面不合理,我们可以把A改成B,或者在增加点C,这样会更好。
这就是定量思维。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会非常注重行动,结果也会更有效率。
知识点四:分析原因多谈差距。
这里举一个例子。
2019年4月中旬,你们公司召开了第一季度销售工作复盘会。结果,你们团队没有完成目标。
这时,作为管理者,你最应该做什么?一般没有经验的管理者,会大谈原因。比如,过春节,真实工作量不够。市场不景气。总之,分析原因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说很多。但在会议结束之后,我们经常会发现,分析出来的原因,并没有多大价值。
所以,有经验的管理者,在分析原因时,更重视直接说明原因。
比如,第一季度的真实工作量不够,那就干脆弄清楚,和正常的一个季度相比,到底差多少天?
这就是分析原因多谈差距的作用。
当我们更重视差距的时候,我们也会获得更清晰的行动计划,尤其会更清楚,接下来要投入哪些资源。我们的管理工作,也自然更有效率。
总结一下今天文章的重点。
1、不要证明自己的对错。
2、不要评价上司的对错。
3、定量比定性更重要。
4、分析原因时多谈差距。
总之,管理是为了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不要太看重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