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上面标题是一个伪命题,洞见市场需求不存在速效丹。
不过,我并不是有病,故意套路你。确实有办法做到,像收割白菜一样收割市场机会。
去年得到APP上有位叫李笑来的作者,开通了一期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为苦逼工薪族传授财富积累大法。我记得他的专栏累计订阅量有15W+,当时比IT界人人皆知的知识大鳄吴军的专栏订阅量高出2倍多。
可见,李笑来挖掘用户痛点的精准程度,和其他作家不在一个量级。
“普通人”+“财富自由”用一句经典台词来解读就是:“吃着火锅唱着歌,把钱就赚了”。但事实上,普通人和财富自由就像两条平行线,相交的可能性小学老师就教给了我们(具体不再赘述)。
可是,大家为什么对类似秘籍没有免疫力,永远趋之若鹜?
因为人性有一个迷人的缺口——每个人总有着相互对立的各种欲望。
李笑来正是抓住了这个缺口,让一个专栏卖出了3000万的天价。
如果去书城逛一圈,会发现畅销区域有很多类似的书:
《21天精通托福词汇》
《从入门到精通——30天学会Photoshop》
《7天学会画画》
…….
“速成+技能’这对儿对立的需求,能戳中多少人的痛点,就能养活多少位作家。
同样,不少互联网产品就是在填补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中的人性缺口。比如:
团购类电商,填补“低价+好货”的缺口。
共享单车,填补“低成本+便利”的缺口。
互联网理财,填补“不操心+保值”的缺口。
…….
所以,人性缺口等同于市场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