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看过的一些教育案例的书籍中,似乎很多都注重方法的指导,通过展现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加清楚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而这本书却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里面并没有多少成功的案例给大家参考,更多的是展现某个课堂片段,某个学生状况,书本没有给我们标准答案,带给我们是更多的思考,面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有时候没有单纯的对错,只要向善的,或许我们都应该持一种尊重,理解的态度。
一、教育的可为与不可为
1.过早和过度的竞争阻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孩子会更多主动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主动通过他人的比较评价自己。过早的竞争会破坏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感受和自我判断。为了避免失败,他们会主动选择忽略自己的感受,无条件的接受各种外在的标准,表现出令人不适的世故、老成、思维以及情感上的分裂。
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2.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以教育应有之心,既从中体味到教育之局限,又看到教育之可能。
3.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当环境影响较小时,差异往往来自于遗传。当环境影响大时,遗传影响就小。随着年龄的增大,遗传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4.“教育应是对人的成全”。
5.教育是改变个体行为的后天过程,但这一切必须基于先天的潜能。
不要强迫一条鱼去爬树。
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安慰。
1.问题比答案更有力量。
“班上一个不擅长运动的孩子却很想参加运动会,是基于对同学的关爱让他去参加,还是基于班级荣誉感不让他参加?”与其班主任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而苦苦挣扎,不如把问题交给孩子们去探讨,孩子们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的声音️去倾听背后的想法,纵使最后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但孩子们这一过程中所学会的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往往比答案更加珍贵。在问题的思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同学的那份友善,对集体荣誉的那份守护。
记得曾经听张世宗老师说过“学习始于问题,终于答案”。当我们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才是学习真正发生的开始,思考问题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答案的得出就表示思考的终止,学习的终止。在每次期末试卷讲解中,我们希望在一节课️把所有的题目都能讲一遍,特别害怕学生不知道答案,但实际上就算学生知道了所有的答案也不代表学习真正发生了,没有思考的答案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可以集中几个难点问题一起分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进而一起解决问题。至于哪些还没有解决的简单问题,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还不如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往往比答案更有力量。你的答案出现的晚点,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多一点,学生的学习才能更久一点,我们为何不多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力量。
2.仔细想想,孩子的问题不过是时间感的缺乏,自我节制的能力需要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慢慢提高。
面对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教师很容易陷入到斗争漩涡之中,牢牢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手。比如:面对一个上课喜欢乱摸乱动、开小差、屡教不改的孩子,老师总会为此感到心烦,想尽各种办法去惩罚孩子(罚抄,限制课间自由……)试图通过惩罚让孩子改掉自己的一切陋习,最终很有可能陷入恶性的权利斗争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做出体罚、打骂孩子等过激动行为,最终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有时候或许我们在处理孩子问题时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远远超过孩子的问题。
在处理孩子的各类问题时,我们不要陷入恶性循环,我们要学会从中抽离出来,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多想想他只是个孩子,不是一个成年人,他需要的是成长时间,我们要给予他时间,给予他犯错误的机会,给予他成长的机会,很多问题都会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增强而自然化解。我们要做的是以爱心,耐心去尊重,去理解孩子,守住我们教育的底线“不伤害”。
3.学习的过程就是“远离”自己而复回归于其自己。 ——牟宗三
远离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自我。复回归于其自己就是找寻、发现、升华、确证、回归。受教育是被“曲”的过程,但是教师要尽力不回毁损,不让“曲”的过程对儿童造成太大的伤害。
三、谁要拾走影子,谁就拾起光芒
1.教育中的自觉自悟——故事的力量
说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间接经验,孩子们体会不到,无法将间接经验感同身受的转化成直接经验。训斥是一种外在的压迫力,不管有没有道理孩子会不自觉的排斥,反抗。从而说教、训斥所能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而故事不一样,故事可以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孩子产生共鸣感,从那些间接经验通过故事的形式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转化为自我的认知和情感,最终变成了学生主动的直接经验。
让我们尽力把简单直接带走指责意味的说教、训诫变成一种善意的谈话,没有羞辱扭曲的温和期待——故事里的他很像你吧,他与你有着相似的境遇和感受,他付出真诚的努力,他常会有些神奇的经历,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