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征集:如何拯救无学习动力的学生?
偶遇明轩母子
鹤壁市山城区第五小学 王瑜
为了庆祝第39个教师节,区里的节目征用了很多学生和老师,今天下午5:40正式演出,我们组安排的老师不愿意去,只好让我和原老师顶上。
演出结束后坐车回到校园的那条小路上,已经将近八点,恰好在烧饼摊位旁边,看到了那位熟悉的老奶奶,一元一个菜饼子,他们真是辛苦,天已经黑了,他们还在出摊。
就在烧饼摊后面,我遇到了明轩母子,她的长发散落在戴着眼镜的脸上,很憔悴很失望,明轩也把胳膊交叉在身体前面,很紧张很无助,明轩妈妈几乎带着哭腔说:“正好,碰见了王老师,他在学校说脏话不说。他天天跟着我们邻居六年级的小孩子说脏话,那个小孩家长不管他啊?十来点饭还吃不嘴里,在外面跑着玩,刚才在小花园里玩,他和一个幼儿园的小孩发生了争吵,一口一句脏话,叫我很没面子,他还说“我凭啥要让着他?”你是大,他是小,咋一点不知道让着他了。人家几个妈妈对我说,不讲口德,是要被人欺负的。我也常给他说,你看现在多少校园暴力,拿刀杀人了,都是因为矛盾,你一直骂人,人家打你咋办?”
我知道明轩是个没有人生目标的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手抄报办的很差,不爱读书,不爱运动,不爱承担责任,我以前请他当班长,他都不干,觉得太累太麻烦,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责任心和担当的男孩。他爸爸不让他练习跑步,是觉得有个熟人家的孩子训练,肌肉拉伤,很受罪。他就不敢了。
妈妈这几年突然生了怪病,浑身疼,不想下楼,很少管教,他就天天跟着邻居几个不良少年玩,她想趁着五年级开始好好管教他,不然将来没学上。到那时,一辈子就完了。
她说孙军威家俩男孩,老大去上中专了,没学上,他妈妈下班晚,也顾不上管他,她也发愁,这就是我们目前打工者的家庭状态,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打工,要么全职,这样的家庭不懂得管教孩子,还一边夸别人家的好孩子,我们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土壤不好,却责怪孩子长不成参天大树。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这一周坚定了我家访下去,研究孩子研究孩子问题背后原生家庭的决心,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辈子的,父母明亮,孩子开朗,父母焦虑,孩子郁闷,父母短见,孩子见识少。
教育落后的原因在于家庭,家庭的原因在于父母没有文化,缺乏不断学习的动机,只会重复说教和责骂,或者大庭广众之下打骂孩子,让孩子颜面尽失。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做好榜样,许多父母忽视了早期教育,已经让蛮荒的品格进入孩子心田,已经让整个世界大不过鹤壁市的格局进入了孩子心里,他们没有了少年儿童的朝气,没有了学习动机,不懂得读书是什么,读书上学那么枯燥为什么。
他们逐渐成为课堂上沉沦下去的那些人,将来进入职高,勉强毕业,寻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再找一个打工妹,结婚成家,再出去打工,让妻子在家照顾孩子,自己的儿女继续打工者的命运。
家长要跳出原来安逸的圈子,去向培养了优秀孩子的家长学习学习。
人家好,我们就谦虚地向别人学习,人家优秀,我们想想自己能不能赶上,如果赶不上,我们还有其他方式,选择一种,心怀梦想,继续脚踏实地生活。
想要告诉明轩:“脚踏实地,一点点努力。一点点改变,你要想着我一点点进步,总会在其他跑道上超过你。”
家访感悟:家访五位学生,明轩母子是唯一我站在路边家访和帮扶的学生,看到他妈妈几近崩溃的状态,我知道这是一位不甘沉沦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她很孤单无助,极力想扭转原生家庭的现状,实现一次阶层跃进,可无奈的是,孩子爸爸性格保守,长期在外地辛苦劳作,自己疾病缠身,儿子又不思进取,成绩只是中等,还特别自我,不成熟,出口成脏,这让他妈妈很没面子,更让他为日后孩子的未来担忧。如何帮助明轩妈妈树立信心,帮助明轩找到学习动力,唤醒他内心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培养其顽强拼搏的精神,这就是我今天遇到的案例。
这让我更加感受到,我们所在的小城镇,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亟需专业的指导,急需班主任有力支持,我们只在教室里声嘶力竭地呼唤,希望他们获得少年儿童的活力,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但是他们背后的家庭原因制约着他们对学习的认识,班主任该如何指导家长,因生施教,一人就是一项家校研究课题,家访,是深入儿童内心深处,深入学生家庭,直面家校关系的最后一块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