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刷碗,只是每年回家的时候想替妈妈分担些家务,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回家,那几天刷碗(说来惭愧,因为除了刷碗我也帮不了别的)现在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然后还多了婆家,相当于去哪都得刷碗,OMG,那不是一年刷到头,想到这真的有点头大。
两边老人家那里洗碗,是出于想要给老人家分担;自己小家里洗碗,因为不会做菜,只能洗碗~
归根结底,还是缺少核心竞争力,除了洗碗,别的做不了,只能沦落到洗碗的命运。。(/ □ \)
因为强迫症,每次洗碗又会洗很久。有时看到杂乱无章的碗碟,真的有点头大,再想到以后可能天天都得洗碗,那个头就更大了[捂脸]
于是,我在思考,怎样才能不让自己这么头大:
分析原因
头大的原因主要来源两方面
1、频次多,未来可能是不管到哪,每天都得刷(孝顺、缺乏其它核心竞争力)——恐惧
2、单次量多的时候,有点无从下手——畏难
解决对策
1、对于频次多的恐惧:可以尝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扩大自己能做的“面”,比如做菜,增加选择主动权,不至于被动的只能接受做这一件事。
2、对于单次量的畏难:思考家务的章法,如何提高效率,让洗碗不再是负担。
今天探索到一点,当灶台上堆满各种油腻的大锅、小锅、碗、碟、盆等等的时候,先不要慌:
(1)理清思路:先解决主要矛盾(对我来说锅是大问题),再做小的零碎的
①腾空间:大的清洗干净后,可以腾出地方放别的餐具;
②成就感:这个可以反过来看,当洗完所有的小的碗碟后,发现还有很多更加油腻、体积庞大的锅还要解决(一般锅四周更多残渣和油腻,所以会比较难洗,所以对我来说锅是最讨厌的,宁愿洗10个碗,也不想洗一个锅)所以心里也很难有成就感,反而会被不多的几个大件搅乱心情。(当然每个人的主要难点不同)
(2)过程中不断的解决,不堆积
如果是自己做菜,尽量在做的空隙,把能清洗的先清洗了,不要把所有的都堆到最后一起。
总结
凡事都要多思考,总有解决的办法~
PS:最近老拿爸妈当小白鼠,第一次做了蛋饼和雪耳糖水,继续精进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