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专业的时候,使用了排除法。我不喜欢理工科(用影妈的话说,是害怕动脑筋);心水文科却又担心语言上有障碍;于是选了“据说很好找工作”的商科,跟风填了Finance。那时的我,都不知道金融具体是干什么的。
入了大学,遇到了一位走路带风、穿着华尔街范儿的教授。在他的课上,稍稍体会到了一点金融的奇妙,觉得这个市场非常的动态,转而也有机会了解每个行业的景况,进而了解社会构成。但是,大体上还是处于一种应付学业的状态直到毕业。
后来,我阅读了一些关于微型金融的书,点燃了我对金融的热心。这样的机构专门给因为没有信用记录而无法享受银行服务的贫苦人民发放小额贷款,支持他们开始小买卖,补贴家用;当他们按时还款之后,就会开始积累信用额,然后机构会给他们发放更大的贷款。我也至此看到了学金融的意义和使命,对于继续攻读研究生也不再排斥。可惜,我当时向往的机构希望你至少有非洲银行的工作经验,所以我的职业追求遇到了瓶颈。
之后,在教会姐妹的推荐下,我开始了现在银行的工作。课本上的很多知识,本只是存留于头脑里的一个概念,现在跃然于每日的工作中,让我加深了印象和理解。
继续加油,忠于现在的岗位和本分。我相信神一直会带领我去完成他对我生命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