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下昨天发身在我和卡卡身上的事情,关于彼此间交流理解和认知偏差,这个我感觉是有必要拿出来写一下的。
我和卡卡本来周末去拆书帮的线下活动,在去的过程中有一个理解性的偏差感觉很有意思,今天写出了分享给一下。
交代一下整个故事的背景
第一,卡卡在A点,我在B点,C点是终点。
第二,今天他上班,我今天不上班,相对来说我的时间比较自由。
第三,A点是卡卡上班的地点,B点是星巴克我当时在的地点,C点是我们要去的拆书帮的线下课的地点。
第四,天气有点热,而且太阳非常的大。
第五,他1:00下班,我们要参加的活动是2:00开始。
第一种方案是我的想发:卡卡从A点打车到B点,我顺道做车,然后我们乘车一块到C点。
第二种方案的是卡卡把我的想发理解成:卡卡先从A点步行到B点,然后一块打车到C点。
第三种方案是卡卡的想法:卡卡让我从B点到A点,然后一块乘成到C点,注意这个过程是要重复A点到B点的距离。
我当时的想发就是他打车从A点到B点,然后我顺道上车一块去C点。
但是我在给他传递消息的时候我说:“我在星巴克等你”,
他说:“我去星巴克找你”?
我回答:“嗯”。
他说:“我一点下班,咱们打车直接去,你来我上班的地点直接找我,我就不用过去找你了,你如果不过来我就自己去拆书帮了”。
我说:“你过来一共也没有几分钟,你为啥非得让我过去”?
他说:“你能不能想一些方便下别人”
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小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我当时的想法是我喊你去拆书帮,你最后来了一句你自己去,瞬间感觉对方很傻逼。
我说:“我说又不是在家,我在星巴克,和去拆书帮的地方是一条道,打车肯定要路过,你在说:你能不能想别人方便不的时候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做法和言语有问题没,你有没有方便过我”。
我说“你是给我添堵呢”。
他说:“你今天不上班你为啥不过来,我下班后咱俩一块走不好吗?我是感觉我去找你很麻烦”。
其实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他想的是第三种方案,他肯定把我第一种方案理解成第二种方案,他先步行过来到星巴克找我们在一块去拆书帮,所有他会感觉这样很麻烦。
当我把第一种方案给他解释了一下,他瞬间就理解啥意思了,然后我就给他说我再马路的那个位置等他,然后就一块走了按照第一种方案。
其实现在复盘一下我俩的对话的过程,我发现自己在给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非常大的误导性,我说我再在星巴克等你,他说我去星巴克找你,我最后有肯定的方式答“对”。
其实这句话对他的误导性是非常的大的,给他传递的意思就是让他步行过来,因为A点到B点的距离是非常近的不适合打车,第一反应就是步行走过来,因为天气非常的热他肯定也是不想走过来,同时他1点下班,我们的活动是2点开始他也是出于节约时间考虑,所以会感觉第二种方案是非常的麻烦的。
其实通过这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突然明白我们自己理解的东西也会想当然去赋加在别人的想法上去,会以自己的思考方式赋在别人的身上,自以为别人也是按照自己的思考去理解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的时候可能有时候在想对方是不是傻逼,明明这么做是做省时间、省钱等等,为什么不按照这种方法去做。
我记得有一个概念是“沟通之边界条件”。具体来说,他们产生于叫作“认同偏误”的心理行为:第一,人们重视自己所说的话和自己得出的结论,而不重视自己被人告知的东西。第二,人们重视他们所要得来的东西,而不重视被免费得到的东西。比如我和卡卡今天去拆书帮的案例中,我们彼此都更在意自己认为的去拆书帮的路线和方案,而第一时间不是想对方的得出的答案。
比如作为销售人员,你告诉我作为客户的我,你能如何帮我,这在现在市场环境中是不可能成功的。我总是宁愿自己思考我都需要什么,然后再考虑你能如何帮我做到。但是,我可能需要一位谦虚的销售人员协助,提出正确的问题,帮我看清自己的情况。所以尽可能的像我提问吧,但是要确保这些问题有益、有用。别人不需要用你的知识来填补空缺,需要的是帮助他理清思路,从迷雾中指引方向。他需要你的问题引领我走上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我自己去发现。
但是现在回来复盘一下他之所能把我第一种方案理解成第二种方案,第一,主要是我对他信息的误导性,我们在想别人是傻逼的时候好好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在说话或给别人的信息有歧义。第二,我没有在沟通的过程中做出合适、恰当的提问。
同时,我也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理解一下这件事情,当面临一件事情的时候多想想看有没有多种方式去解决这件事情,目前所采取的事情是不是最优解。其实,能做到最优解,需要尽可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去了解整个事件能了解到信息,然后给予我们能最大限度了解到的信息去做我们的判断做出最优解。比如,对于这个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看一下整个路程从A点到C点会不会经过B点,如果能想到这一层可能也不会有接来的乌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