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了许多关于海的传说,神秘的大海令我心驰神往。
13岁那年,我瞒着母亲报考了距家百里的天津大沽渔业职业学校,廋小的肩胛背着极简单的行李踏上了看海的路。
到了塘沽学校,我放下行李就一个人奔向了大海。啊——大海就是这样的吗?长着一付鬼脸的小螃蟹在海滩上悠闲地散步,红嘴海鸥不知疲倦地在海面上飞翔,海市蜃楼在哪呢?咦,那个巨大的方石墩就是大沽口炮台吗?那上面转动的“大苍蝇拍”就是雷达吗?不觉之中,我已经走进了当时的军事禁区。忽然,从炮台里跑出两名士兵,用黑布蒙住我的眼睛,推着我在原地转了几圈,然后把我带进了炮台。最终,学校的老师把我“认领”回去了。
开学后,正是小黄鱼的汛期,老师带领我们去驴驹河渔村参加下海捡网眼劳动。
下海喽!大海敞开胸怀迎接为了看海而少小离家的我。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我的双脚,潮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整个天空都是海的声音。此时大海正在退潮,我们担着鱼筐,趟着海水,叽叽喳喳地向远处的地网进发。
地网是用插在泥沙里的竹竿支起来的一人多高的网片,联起来有近千米长。涨潮时,渔民放下网片,放过随潮水而至的鱼群;退潮时,渔民拉起网片,使许多鱼儿挂在网眼上归不回大海了。捡网眼的人要在涨潮前结束战斗,紧忙乎。我们却被脚下困在浅水里的鱼虾螃蟹诱惑得一边捡网眼,一边耍开了。有的同学逗弄着隐身在细沙之中的螃蟹,有的捧着小海马爱不释手。我抓住一只弹射前进的大对虾就吃,“生吃螃蟹活吃虾”嘛,但除了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以外,并没吃出特别的味道。
午时,渔民在一只渔船上大锅炖了鱼,大锅煮了螃蟹。我们这些学生像渔民一样在大海上头顶蓝天饱餐鱼蟹,海面上顿时漂浮了一片鱼骨蟹壳。
午后,不觉之中天已近黄昏。忽听老师喊:“涨潮了,快走!”
这时,只见原先的小海浪逐渐变大,伴随着震耳的潮声一浪高过一浪地滚滚而来,空气中顿时充满了水汽。渔民们划着小船开始往下放网片。同学们也紧张起来,抬起鱼筐一言不发地疾走、小跑,直到上了浅滩。大家再回头看远处的地网,此时早已淹没在潮水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