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将军与林九郎之间曾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郭将军在传旨给林九郎时,两者言语上隐晦过多,一时分不出高下。
郭将军说,他历经几代皇权,能活下来,就是因为遵循了六字原则:不乱猜,不乱说。
而林九郎说他活下来的原则是:读人心。
然后,点题了,两者皆是权谋中的顶级高手,但各人的本事不同,一个在阅已,另一个是阅人,但殊途同归,有这两样本领,难怪在官场立于不败之地。
而剧情往往只是被雕琢过的高于生活的艺术,在现实中哪有这样复杂又有深度的参悟。
往往看似很了解别人,但在阅人这个功底上,其实懂得也只是皮毛。
而再退一步,其实说穿了真的也没有认真地读一次自己,不是沦陷在迷失的漩涡中,就是跌倒在看不清自己的那个坑里。
阅人与阅已,真的不单单是表面上的意思,往深里挖,学问大着呢。
然后,如果幡然醒悟,想着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可不敢乱走瞎走,横冲直撞了,要停下来,好好地看看这里的人,看看这个世界。
在世界的东西南北中方位,偶尔你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个地方正好方位不算正,确实无法准备的定位了,然后也有怀疑,如果连最起码的方位都搞不清楚,还怎么混世界?
再说春夏秋冬,在太原是这样四季分明,但偶尔也会反常,有了过度的气温,不得在几天内将厚的,薄的衣服翻个遍,最有趣的是有人将穿秋裤脱秋裤洗秋裤杜成了段子,满屏地传唱着。
当你漫步在春城街道,一日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四季的变换,将春夏秋冬挨个走个遍。
然后也小感,连四季也读不准的人,又如何委以重任,干一番大事呢?
再譬如色彩控,不必说千种红,万种绿哪一样是最爱,也不必纠结究竟是应该钟情于冷色调还是暖色调,每一种颜色都有惊艳和动人心魄的时刻,然后如果真要你钦点哪一个色是最爱,这下完了,乱色肯定会迷了人眼。
最神奇的是,在你认知的黑与白纯色中,有一种过渡色灰色,它近于白的纯净,又有黑的那种暗淡,有时候还真怀疑是不是两种色的混淆。
然后,结果出来了,读颜色也是个力气活,是更让人不知所措的一种读术。
如果要再前行,就是阅人了,有的人沉着稳健,有的人淡泊名利,有的人韬光养晦,有的人才气外露,在大千世界中,有时候也说不出究竟是哪一类性情投已所好。
又或许看着那样瘦弱的一个人,怎会爆发力那么强,强到能点燃一团火;
又比如瞅着强悍无比,自强自立,但是温柔纤细起来也是无敌的作派;
也有些人前面一人,后面又一人;
有些人看似无害,却让人有明枪易挡,暗箭难防的惧怕感。
最终觉得事再难也有个拔开云雾的时候,人就不一样了,千人千面,始终无法识得庐山真面目,读人好象是读术中最难也是最苦的一个活了。
读过千遍后,回头也试着读一次自己,也是变幻莫测的主。
天晴时一个人,天阴时一个人;
繁华似锦时一种状态,孤独无助时又是另一种状态;
工作中和生活中,简直是不同的两个人;
得意与失意心境尽显;
而且年岁渐长,心事颇多,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同的时段,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原来,读已千遍,也是一头雾水。
阅人与阅已,好象都不易,索性尽数弃去想法作派,坦然地面对当下的别人和自己,也许真的走近别人和自己的心很难,至少认真地走过,而且走时也是最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