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星期日,晴(2-9℃)
跟着中国文学大师课再一次读《呼兰河传》,再一次了解萧红,再一次被这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女作家的文笔所折服,更是为她悲苦的一生而叹息。
萧红一身才华,却一生飘零。
1942年1月,年仅31岁的萧红在香港身患重病,自感时日不多的她在一张纸片上写下: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生母早逝、生父暴虐,让萧红的童年充满了孤独。和她最亲的人是年界七旬的祖父,祖父的大花园便成了她童年记忆的摇篮。
然而,她一生命运的坎坷远不止童年的孤寂。19岁时为了去北京上高中,和父亲决裂、和订婚的汪家闹掰,从此过上了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
后来和在困苦中给与她极大帮助的萧军有过一段同甘共苦的几年。这段被萧红称为“没有青春只有贫困”的生活,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她踏上文学征程的起点。
1934年11月初,两个人前往上海,结识鲁迅。不久,她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在上海出版,在文学界引起巨大轰动。
鲁迅对她的评价是:“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1938年和萧军分手后,萧红在武汉将自己的另一次婚姻给了同样来自东北的作家端木蕻良。随后因为日军的入侵,历经磨难到达重庆。1940年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
“她仿佛早已预知时日无多,要拼尽全力,发出最后又是最灿烂的光芒。”
从1940年1月到1941年6月,在逼仄破旧的陋屋中,在贫病交迫里,她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一生中最为成熟的作品:《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1942年1月18日,由于肺结核加重及庸医误诊,萧红最终病逝于香港。
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贵良教授在分析《呼兰河传》时,主要谈到的就是“裂口”。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更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呼兰河传》一共七章,在第一章的开头就出现了“裂口”,在城市平整的、整齐的、清洁的、有序的、规则的路面突然有这么一个大泥坑,仿佛是城市撕开的裂口。
第二章,写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是人的裂口。
第三章和第四章写大花园,尽管萧红在小说中对祖父的花园有着完美的描述:花开、鸟飞、虫叫,然而一个充满生机的偌大花园,却只有一个小孩和一个老人在里面,里面的孤寂恐怕很难为外人道也,这是给温馨的家打开一个裂口。
后面三章写了三个人物: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他们都是属于无家的人,都是属于萧红所说的“偏僻的人生”,他们都处在家与家的缝隙之间。“偏僻的人生”是社会的裂口。
以前在书本上读到《呼兰河传》对大花园的描写片段,很是羡慕她有这么大的花园,总以为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听了文贵良教授的对解读,方才懂得萧红是以她特有的童心来观照世界以及用诗意世界来展现背后隐隐的孤寂和对社会的批判。
萧红认为作家的首要任务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认为作家是超阶级的,作家应该为人类而写作。
“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萧红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她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正是这样的性格成就了她这样一位继鲁迅以后又一位优秀平民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