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兰是东立医院心脏中心的一名患者,身体原因,她隔三差五便会来一次医院,前两次是在心内科接受治疗,当时的主治医生是周筱风,这次则是三支病变要在心外做手术,林逸是他的主治医生。
杨阿姨虽然身患重病,说是住院更像是在“走亲戚”,在走廊里和这个打打招呼,再和那个医生护士说说笑笑,可以说是整个东立医院心脏中心的一块宝;不仅对同一病区的病人了如指掌,杨阿姨更是能很好地配合护士安慰其他病人,甚至帮护士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天任劳任怨,乐此不疲。
与杨阿姨同病房的是一个年轻女孩,名叫蔷薇,蔷薇的未婚夫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去世,蔷薇身患疾病,却因为未婚夫的离世,不愿接受治疗,一心等死。
因为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杨阿姨便向蔷薇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原来杨贵兰的丈夫和孩子在大地震中去世,她曾经想追随他们而去,可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杨阿姨想替丈夫和孩子过好自己的余生。
在心脏中心这样一个高强度,每天都在面对离别的地方,杨阿姨的存在,就像深冬的一缕暖阳一样,不仅温暖了患者,也温暖了所有的医生。
由于杨阿姨的丈夫和儿子均已去世,所以她的直系亲属只剩下了侄子杨传斌。
杨传斌担心她手术有危险,想把她的房子和钱据为己有,杨贵兰断然拒绝,和杨传斌大吵一架,急火攻心导致病情加重。
在这种情况下,院方便建议杨阿姨找一个监护人,杨阿姨便找来了一位律师,对自己之后的手术以及财产等问题做了相关的公证。
杨阿姨的手术还算顺利,但侄子却得知了杨贵兰要把财产捐赠给医院的事情,杨传斌找来律师想要控告医院,并带着律师闹到了医院。
不论侄子和律师怎么说,杨阿姨都不愿意松口,杨传斌便对她恶言相向,杨阿姨气急攻心,晕了过去。
很快杨阿姨的病情恶化淋巴细胞白血病,随后又颅内大出血,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结果还是无力回天。
杨贵兰用自己的死,教会了蔷薇该怎么活下去,在命运无论怎样都不眷顾她的情况下,她始终带着最好的笑容,坚强得活下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杨贵兰,她不仅仅是东立医院心脏中心的患者,她也是一位优秀的“心脏医生”,用她的爱心、乐观和帮助,为病友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式——一种精神治疗,帮助其他病人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
特别是对蔷薇,杨阿姨的鼓励和分享,成为了蔷薇走出阴霾的力量源泉,让她明白生命的珍贵,不再放弃治疗。
然而,杨贵兰的生活故事也饱含了曲折与挫折。她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但她没有被命运打垮,反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用她的笑容和乐观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她的坚韧和善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成为了激励和鼓舞着其他人的力量。
影片中的情节也揭示了生命的宝贵,以及家庭关系的和解。
周筱风在杨阿姨离世后,想起杨阿姨说的那句:“想见的人就去见,想说的话就要说”,终于与多年不在一起的母亲方清竹的和解。
杨贵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感人的影片,更是一堂生命的课程。
她的坚韧和乐观,她的爱心和温暖,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每一天,不要轻言放弃,要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帮助他人,和解家庭关系,让世界更温暖,更充满希望。
无论生命的坎坷与顺境,都不应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
杨贵兰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强、温暖和乐观的榜样,她的故事将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前行,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用爱心和坚韧书写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虽然他们的生命可能短暂,但他们的存在永追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如同杨贵兰一般,她的坚韧和乐观,她的爱心和温暖,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
她的故事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不仅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如何珍惜,如何和解,还提醒我们生命的无常,以及每一刻都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