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即爱新觉罗·弘历,清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最喜爱的游戏类型:角色扮演。游戏名称:文字狱。他曾一手策划参与和珅的“龙阳绯闻”炒作事件,让和珅平步青云。
假如乾隆是个平常人,估计没啥好说的,棋琴书画都能来两下,骑马射箭都还凑合,没事还会耍点三脚猫的功夫,长得也很萌,就是海拔有点儿低,写了四万首诗没一首入选《全清诗》。作为一个平常人,乾隆的格调绝对是够的,但是高格调的人做皇帝,十个有九个会是昏君——因为他们爱装蒜。
乾隆装蒜的举动是很吓人的。他爷爷康熙为了治理黄河,六次从北京南下江南,主要是为了整顿河道,顺便去江南免费旅游。乾隆倒好,完全是为了去江南免费旅游……这也就算了,玩就玩吧,你别闹那么大动静啊。每次出巡都是几万人呼啦啦地去,像拍微服私访纪录片似的,老百姓完全承受不住啊!
于是纪晓岚就劝了劝,陛下啊,我觉得你这样或许未必是好事。不料,乾隆很生气地说,我就是看你文笔不错,让你帮我修《四库全书》罢了,说到底你不过是逗我开心的一个戏子罢了,竟敢妄谈国事!(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全书馆,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清代外史》)从这话也能看得出来,乾隆朝的言论大抵是不自由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且不说修个《四库全书》还要篡改古籍、销毁书籍,说起乾隆朝的文字狱,那叫一个后现代。
其实那个时候的“老学究”们早就被康熙的文字狱搞怕了,哪还敢骂朝廷啊。但是乾隆是不搞点文字狱就不快活的人,民间传言谁谁上奏折骂皇帝,杀;私下里编个字典,说了《康熙字典》的一些疏漏,杀;“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杀;“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杀;《忆鸣诗集》,“鸣”与“明”谐音,被指为忆念明朝,图谋不轨,杀;乾隆自称古稀老人,别人自称古稀老人,杀……据知情人士透露,“杀”字因曝光频率超高,实至名归当选为乾隆朝年度关键字。
虽然如此奇葩,但乾隆帝绝对不是这种文字游戏的首创者,就拿皇帝朱元璋来说吧。朱元璋本来是文盲,他深知硬碰硬的“拳头法则”无法可持续发展,于是加紧学习,以便实现文武双全。可“流氓有文化,坑死你我他”,人家文章写得好好的,要是用上“寿”“取法”“则”等词语,就有可能触了他的霉头,被他干掉。比如,当时有一个“禅理小达人”,法号一初,被朱元璋召唤进京,献诗一首,其诗云:羽毛亦足为身累,哪得秋林静处栖。朱元璋这时已经自学了一式三招,但别说学霸了,连学渣都算不上,他自身的“外来信息接收装置”竟然将这句诗进行了引申。怒道,你不想见我,还嫌我法网太密。于是分分钟把这个“禅理小达人”送上了西天。可见没文化真是太可怕了。
文化上如此浑蛋,军事上呢?晚年乾隆自己给自己凑了个“十全武功”,这个不是说他会十种打架的技巧,而是说他在位期间有十个军事上的功绩。实际上呢,完全是凑出来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如果你对这句话还不太理解,请出门左转,回家翻开你的求职履历表,你会找到答案。
乾隆平个准噶尔,硬是拆成了三个功,定回部其实也是平准噶尔。这十全武功不仅战争规模都很小,而且很多武功还是败仗,比如打缅甸,清军还没打死几个缅甸佬,就病死了一半人;降安南,清军仓促逃回国内……好家伙,要这么说,秦皇汉武都可以说自己“千大武功”了。而且,他在位这六十年来,爆发这么多叛乱和战争,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其“生拉硬扯”的功力让无数后人看后叹为观止,纷纷尊其为“拼凑派”的开山鼻祖。
当然,这些只是皮毛。乾隆爷的另一个奇葩行径,简直是“时代先锋”“世纪楷模”级别的。这种“先锋性”不是在和谐时代大玩叛逆,加入貌似先锋的流氓阵营当中,也不是草根青年走文艺范儿,大玩“极端反差感”。据说,乾隆爷这辈子光印章就有一千八百来个,曾经盖在书画上的有一千多个。这是啥概念呢?这么说吧,那些被他收藏的古字画,只要是他喜欢的,都会被盖上N个章。这还算轻的!有一幅李白的真迹,《高阳台帖》,世间仅有的限量版,老爷子喜欢啊,抄起文房四宝就在上面写了四个大字:青莲逸翰——比李白自己的字还要大上个好几倍,这种喧宾夺主的事儿,乾隆爷可没少干,有人看着反感也不敢说出来。对于盖不了章,写不了字,偏偏又喜欢得不得了的文物咋办呢?比如说玉器,这总不能破坏了吧——对玉器,乾隆爷自己不动手的——转交给造办处去刻字!
如果说这些都是生活细节,那么乾隆爷其他方面的奇葩行径,则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一、把香妃的狐臭说成香,请问乾隆爷你的鼻腔自带“过滤毒气”技能吗?二、经常把那事儿跟养生扯上关系,请问乾隆爷你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真的没有考虑写本小说吗?这些都还不算,单他和和珅之间的那些“风花雪月”,就很能惹人联想了。
不仅如此,传说他爹雍正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乾隆去拜访他爹的一个妃子,没想到乾隆这小子对她一见钟情。雍正爷忙啊,每天应付一群“穿越”过来的人都应付不过来,所以在感情上,这个小妃子肯定是得不到满足的。于是,乾隆与她熟络起来。有一次,乾隆和她开了一个玩笑,从后面用双手蒙住她的双眼。妃子以为是皇上,便用梳子在他的额头上敲了一下。不幸的是这一幕恰好被皇后看见,误以为妃子戏弄皇子,便赐死了这位美貌的妃子。死了就死了呗,可是多情的乾隆伤心不已。好容易见着她最后一面,这个妃子估计也想安慰安慰乾隆,“之乎者也”了半天,其实大意就是:没事,二十年后又是条好汉,来生再见……乾隆伤心之余,在她脖子上用朱砂点了个鲜红的印记。
二十多年后,乾隆已经成了皇帝。一次,他在出行的途中遇到点儿小麻烦,于是就叫来身边的一个侍卫问话。在问话过程中,“!”这个标点符号在乾隆心里反复出现,这……这个侍卫怎么长得那么像我的初恋?乾隆开始并没在意,问话之后,那个侍卫一扭头,脖子上的鲜红印记露了出来。经过一阵“查户口”式盘问,乾隆才知这个侍卫家里只有一个弟弟,并没有姐妹。乾隆有些失望,又问了他的年纪——正好是初恋去世的那一年生的。乾隆当时的心里可能是这样的:你还真做了汉子啊……但口头上这样说:今晚到我寝宫来一下,朕有事问你……
从此,奇迹在这个侍卫身上发生了,而传说这个侍卫名叫和珅……
其他的爱好,像什么喜欢装扮成各种怪人,然后让画师画下来什么的,都不算啥了。这是他爹雍正就有的爱好,他也算子承父业。只不过更认真些罢了——用来装扮的服装、道具通常要准备很久;在当模特的过程中,他能在那儿一动不动地让画师画个把时辰!
难怪后世如此多的戏说乾隆之说法,无处其乐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