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9日,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斯洛伐克、爱尔兰等国的专家们以及全国各地的新教育同仁相聚美丽日照,共话理想课堂。通过聆听专家报告,参观实验学校,观摩课堂教学,交流分享经验,我们对“构筑理想课堂”达成以下共识: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课堂与阅读的推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卓越口才的培养和完美教室的缔造等教育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理想课堂需要教师的生命在场。理想课堂首先源于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课堂上,教师丰富的生命能量、蓬勃的生命状态是最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教育条件。
理想课堂需要学生的生命参与。从教学走向学教,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是课堂变革的重要特征。只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舞台。
理想课堂需要资源的有机整合。课堂连接着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合着社会的广阔天地,关联着人类的历史未来。课堂教学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搜集、处理课程资源的过程。在课堂资源的整合上,教师应该不断地向资源本身的广度和深度延展,向师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使课堂经历成为学生基于自身经验,结合课堂情境,形成观点,建立概念,发现关联,实现成长的过程。
理想课堂需要教学框架的科学组织。理想课堂应清晰地划分若干板块,分板块预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
理想课堂需要对话的积极展开。课堂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与社会、与自我生命对话的过程。课堂学习还是一种相遇。理想课堂中的相遇是学生与文本、教师、同学、社会在生命深处的相遇,彼此进入深度的对话、积极的互动,让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深刻共鸣。
同时,理想课堂是与时俱进的。翻转课堂的探索实现了师生关系的改变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探索也应越来越开放,课堂的时空应越来越广阔,资源的渠道应越来越多元,课堂的个性应越来越鲜明,对教师的要求应越来越高。理想课堂建设应该呈现时代进步的元素,折射技术变革的信息,不断地向前探索。
理想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理想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价值,以实现新教育实验的宗旨——“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