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图书馆借书,选中了汪曾祺的《人生如逆旅》,旁边正好有一本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顺手借了。
今晚感冒未愈,没有出去锻炼,盖张被子窝在沙发里随便翻翻,没想到一晚上翻完了。《谢谢你离开我》是一本散文集,每一行文字讲的都是爱情。书的封面和内容很相宜,暧昧的粉红色做底,左上角书名以纯净的白色显现,书名下是一只粉红的蝴蝶投下暗色的阴影。封面有些旧了,想来已有好多人读过了。这样的封面,这样的内容,原本适合热恋中的青年女子来读。自己已年过四十,读这样的书是有些过气了。不过其中的某些句子很勾起了我对自己多年前青春岁月的一些回忆和感慨。
年轻的时候觉得爱情是生活的必需品。有段时间没有人爱就伤感地怀疑自己会不会因为缺少爱情而死在寂寞里。可是真正的爱过了,伤过了,痛过了,释然了,才发现:爱情不过是夜空里的一场烟花,它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烟花散了,夜空暗了,但明天一轮更亮的太阳出来,才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比烟花更美的东西可看。
人们歌颂青春,赞美青春,失去了青春的人总是伤感惋惜,似乎青春是无比美好的。其实青春没有那么好。只是人在记忆中会对青春自动的过滤和美化,就像现在流行的美颜相机。那时候我们很傻很天真,自以为是。愚蠢地以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因而不懂得珍惜当下。针眼大的一点烦恼会把它无限放大,而整天忧郁烦闷。那时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为他人着想。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把握自己的生活,我们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东突西撞,头破血流,渐渐的才活成了今天的模样。无论你对现在的自己是不满还是认可,那都是青春种下的因结出的果。很多人回忆起青年时代来,总是一半有些留恋,一半有些悔恨。那一半的悔恨其实就是在承认:青春并没有那么好。
女儿看到我手里的书名,说:“这个书名怎么有点伤感?”可我说:“难道不是一种豁达?”13岁的宝贝儿,还在天真烂漫的童年的尾巴尖儿上嬉笑,还没有学会伤感,更不用说体会豁达了。
女儿的未来会经历怎样的人生?一切都没有定数。尽管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了那么多的经验和教训,可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还是不可避免的要重复一遍人类成长发展的老路,经历那些老祖宗早已经历过的事儿。该经历的就经历,能抓住的就抓住,该放手的就放手。青春尽管不那么好,经过了就值得回忆;痛苦尽管不那么美,经过了也值得感谢。没有青春的人生总少了些色彩;没有痛苦的生命便少了些厚重。所以对过去的一切说:谢谢你离开我,也谢谢你曾经来过。